分节阅读 271(2/2)
京城官场等级森严,敢称上官的人绝非等闲之辈,不是各部院堂官就是京城的勋贵,其他的官员根本就没有胆子敢以上官自居。
在陈公子看来,李云天年纪轻轻自然不可能是各部院堂官,那么十有八九就是京城里的勋贵子弟了,怪不得如此嚣张霸道。
第383章欺软怕硬
“两位公子,大家都是怜香妹子的朋友,以和为贵,千万不要伤了彼此间的和气。”见现场的局势变得紧张了起来,怜香的二嫂连忙开口打起了圆场。
她此时也看出来了,李云天也是一个大有来历的主儿,与陈公子一样都不好招惹,万一两人爆发了冲突,对怜香来说可就得不偿失。
“阁下可敢告知名号,也好本公子日后登门拜访”陈公子闻言冷哼了一声,一脸阴沉地瞪着李云天,言语中充满了威胁。
“我家大人是镇武伯,随时恭候你的大驾。”李云天对陈公子挑衅不以为意,向一旁的少校武官微微颔首,少校武官于是沉声报出了李云天的名号。
“镇镇武伯”陈公子闻言不由得脸色大变,神情惊愕地望着李云天,好像万万没有料想到会在这里遇见李云天。
“镇武伯”怜香的二哥和二嫂也吓了一跳,纷纷诧异地打量着李云天,两人自然听说过在京城声名鹊起的李云天,只是万万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与怜香相识,而且看起来两人的关系还挺好。
“不知阁下是何人,俗话说礼尚往来,我家大人以后也好前去回礼”见陈公子面露惊恐的神色,那名少校武官不动声色地瞪着他说道,尤其在“回礼”二字上加重了读音。
“李大人,在下有眼不识泰山,无意冲撞了大人,还望大人恕罪。”陈公子的脸色刹那间就变得苍白,连忙冲着李云天恭敬地一躬身,一改先前的倨傲。
如果李云天单单只是镇武伯的话,陈公子倒还没这么畏惧,毕竟文武有别,勋贵还管不到文官的头上。
可李云天不一样,不仅是镇武伯还是都察院的御史,更是宣德帝面前的红人,而且现在正在审理汉王叛乱一案,要是招惹了李云天不要说他,恐怕就连他老爹也要受到牵连。
因为汉王叛乱一事,北京和南京的官员被牵涉者甚众,再怎么说汉王以前也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自然有很多官员与其来往,如今可都成为了他们的罪证。
李云天是新晋的勋贵,大明堂堂的镇武伯,自然属于“上官”的阶层,小胡子男人胆敢当面冒犯他,受到点教训只是轻的,即使是被关进大牢里修理也是罪有应得。
“我在屋里等你。”见陈公子已经服软,李云天并不想与其计较,向怜香微微一颔首,抬步走向了客厅。
“怜香姑娘,在下还有事,先告辞了。”陈公子见状顿时如释重负,连忙向怜香一拱手,领着那名小胡子男人和随从逃也似地离开了。
怜香望了一眼落荒而逃的陈公子,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闪过一丝嘲讽,这种仗势欺人的权贵子弟就知道欺软怕硬,在平民百姓面前耀武扬威,而一遇到比他们厉害的人就成了缩头乌龟。
“妹子,你何时认识的镇武伯”怜香转身刚准备前去客厅,冷不防手臂被一旁的二嫂抓住,二嫂双目放光地望着她,脸上有着难以掩饰的惊喜。
如今要论京城风头最盛的人,那么无疑是李云天这个新晋的镇武伯,不仅跻身大明勋贵之列,而且还成为了翰林院的翰林侍读,真正的文武双全。
“三年前。”怜香知道二嫂对此事感到惊讶,不过现在并不是解释的时候,微微一笑后说道,“二嫂,你让厨房准备一些小米粥,再端来一些糕点。”
说完,怜香就走向了客厅,只留下她的二哥和二嫂立在那里面面相觑,三年前的话,那岂不是就是怜香刚在京城醉月阁出道的时候想不到两人竟然认识了这么久。
“那个陈公子是什么人”等怜香进了客厅,李云天有些好奇地问道,他感觉对方好像不是京城的权贵子弟,否则岂敢来招惹怜香。
怜香能在京城立足,背后不仅有张克敌的关照,而且京城够级别的权贵子弟都清楚李云天和怜香之间关系莫逆,否则怜香也不会在四方馆戏院唱戏,因此谁也不会吃饱了撑得去自寻烦恼。
“他是南京户部陈侍郎的公子。”怜香笑了笑,给李云天倒了一杯热水端了过去,她清楚李云天的习惯,自然不会给他上茶。
“怪不得如此财大气粗”李云天闻言不由得微微颔首,户部可是大明油水最足的衙门,不仅掌管着大明的国库物资,而且还执掌赋税大权。
虽然现在京师户部已经一分为二,从中划出了农部来专司农事,但现在的户部依旧是一个庞然大物,执掌资金和物资的收入支取大权,令其他部院望尘莫及。
由于南京并没有内阁和军阁,再加上南京户部职权有限,故而南京户部并没有拆分,执掌南直隶的财赋运作。
其中,南京户部最为重要的职责自然是盐引的发放,那些聚集在扬州的盐商无不富甲天下,相应得南京户部捞的油水自然也就越多。
由于那些盐商非常识时务,永乐帝北征蒙古的时候他们多次捐出巨额财物充当军费,对北征有功,再加上盐务上的关系错综复杂,牵连甚广,故而永乐帝一直没有动南京户部和扬州的盐商。
李云天很清楚,宣德帝要想振兴大明必须要拿盐务开刀,盐务是大明最重要的税收,可盐道衙门的人与盐商沆瀣一气,互相勾结,使得每年大量的盐税流失,盐道衙门的腐败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势必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
这也怪不得陈公子想要一亲怜香的芳泽,其久居江南并不清楚京城的局势,再加上平日里仗着陈侍郎的权势飞扬跋扈惯了,自然也就没有将怜香放在眼里。
李云天有个预感,他以后肯定还会再与陈公子打交道,而那颗夜明珠将给陈公子带来巨大的麻烦。
“李大哥,这是小妹写得戏文,你看看如何。”怜香不想让陈公子的出现搅了李云天的兴致,因此让侍女拿来了一个册子,微笑着递给了李云天。
李云天放下手里的水杯,接过册子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边看边点着头,脸上满是赞许的神色。
册子上是怜香自己写的一出新戏,根据南方一则民间爱情故事改编,字迹工整秀丽,情节跌宕起伏,辞藻优美,使得李云天吃了一惊。
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