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4(2/2)
国子监是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由于大明施行“双京制”,故而在北京和南京都设有国子监。
设在北京的国子监称为“北监”或者“北雍”,也叫京师国子监,设在南京的国子监称为“南监”或者“南雍”。
其中,南京国子监规模宏大,号称“延袤十里,灯火相辉”,校内建筑除了射圃、仓库、疗养所和储藏室外,光教室、藏、宿舍和食堂就有2000余间。
截止洪熙元年,南京国子监已经有学生逾万人,京师国子监的学生也有yankuai千之众。
国子监的管理设有五厅和六堂,五厅即绳衍厅、博士厅、典籍厅、典簿厅和掌馔厅,六堂即率性堂、修道堂、诚心堂、正义堂、崇志堂和广业堂。
国子监主要学习四书、五经,另外兼学性理大全和律令、书数等。
历史上,明宪宗以前八股文尚未兴起,故而国子监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朝鲜、琉球、日本和暹罗等邻国“向慕文教”,不断派遣留学生来学习,盛况空前,
要想进入国子监读书,主要有四种途径,即:举监、贡监、荫监和例监。
举监:在京城会试中落选的举人,经翰林院择优送入国子监学习。
贡监:各州县选拔的优秀生员,也就是秀才,进入国子监学习。
荫监:勋戚或者三品以上官员子弟,又或者得皇恩,进入国子监学习。
例监:捐纳钱粟进入国子监学习,又称“民生”,意思是从民间吸纳的学生。
由于例监是依靠钱财得以进入国子监,故而在国子监中最不受人重视,地位最低,通常都是富商豪贾之子,一是希望子弟能在国子监成材,考上科举,二来也是希望他们拓展人脉,为将来的发展建立人际关系圈。
在京城,明新报的最大顾主就是国子监里的学生,由于价格低廉,内容丰富,故而深受国子监学生的欢迎,几乎人手一份,不仅是娱乐,同时也是关心朝廷时事,一些学生的投稿也时常被经史论战版块刊登。
故而,今天到场的人中国子监的学生占居了相当大的比例,不少人都被吸引而来,想看看在明新报上纵横捭阖的明新居士究竟是何方神圣,同时也想目睹他的落败。
秦鑫身为国子监堂堂从四品的司业,自然不会轻易参与到这种民间的活动中去,是李云天特意登门拜访请他来做个见证,所以他才会出现在这个地方。
说起来也是明新报的名声还不是足够得响亮,虽然它现在在民间的名头不错,但是还无法引发社会上那些达官贵人的重视,要不然根本不用李云天出马,京城的社会名流就会趋之若鹜地来当这个见证。
由于李云天在明新报成立的时候给它出过头,教训了前来明新馆敲诈的混混,所以他是明新报东家的事情京城很多人都清楚,只不过没人将他与那个神秘的明新居士联系起来。
原因很简单,明新居士在妆容服饰方面见解独到,对女人很有研究,很显然与寒窗苦读的李云天形象不符,肯定另有其人。
在齐福的指挥下,明新报的职员当众用一杆秤秤量了两个一大一小铁球的重量,一个10斤,一个5斤。
“诸位,这两个铁球的重量不一样,按照明新居士的交待,风力对这两个铁球的影响轻微,故而这两个铁球从高处下落后应该同时落地。”
让两名明新报的职员各自举着一个铁球示意给现场的人看后,齐福的手里拿着一个喇叭筒,高喊着说道,“等下,这两个铁球会被拿到塔楼上,接到地面人的指示后会同时松手,请大家拭目以待,看看情形是不是明新居士所说的那样。”
众目睽睽下,两名拿着铁球的明新报职员通过一旁的阶梯上了城墙上的塔楼,塔楼距离地面二十多米,地面的人能清楚看见那两名职员手里捧着铁球站在塔楼护墙边上。
现场随即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凝神盯着塔楼上的拿两名职员,在城墙上值守的士兵们也好奇地望了过来,他们也听说了这件有趣的事情,想知道结果是什么。
普通人想要上戒备森严的城墙肯定不容易,不过京城的守卫归京畿都督府负责,对于李云天来说小菜一碟,根本就不用劳烦周征,单单小舅子就把事情给办了。一
第194章完美实验一更
就在塔楼前的人们仰首张望,等待着那两个铁球下落的时候,李云天身穿便服,领着几名都察院的官吏在街上巡视,御史巡街是都察院的重要事项之一。
对于他来说,实验的结果早已经了然于胸,想必会对那些看热闹的人,尤其是国子监的监生们造成非常强烈思维冲击,进而引发一场关于实验的探讨,以此来推动人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可谓用心良苦。
本来,李云天想说排除空气浮力的阻力后,不同质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不过这个时代说空气浮力的话人们很难理解,故而就以风力来代替,言简意赅,老少咸宜。
经过一个大门紧闭的宅院时,李云天听见院里传来一阵铃声,隐隐约约似乎还夹杂着女子的哭声,心中感到有些好奇,于是停下脚步让人上前敲门查看怎么回事。
“各位官爷,我们府上正在抓妖。”开门的是一名年轻人,得知李云天等人的身份后连忙躬身说道。
“抓妖”李云天的眉头微微一皱,他自然不相信怪力乱神之说,不过这种事情属于民间的习俗,只要不涉及到严重的事态他也没有介入的必要,否则就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既然敲开了门,李云天总不能就这么一走了之,于是让人询问了那名年轻人抓妖的事由,如果只是一般的捉妖祈福,那么也就随院子里的人折腾去吧。
当得知被抓妖的对象是这户人家一名身怀六甲的妾室时,李云天立刻就敏锐地意识到了事情不对劲,让人详加盘问。
这户人家的家主名叫陈善德,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布匹商人,由于患有不孕症,一直没有子嗣,看了不少大夫,喝了不少药都没有效果,故而过继了宗族里的一个侄子陈满福当继子。
可就在半年前,陈善德的一个小妾忽然有了身孕,这令陈善德激动不已,小心呵护,如果小妾剩下男丁的话他可就有后了。
自从陈善德的小妾怀孕陈家就不得安宁,不仅半夜能听见各种哭声,而且家里喂养的家禽也相继被离奇咬死,场面鲜血淋淋,十分恐怖。
更为令人感到惊恐的是,有下人晚上见到白影在院子里飘,结果吓得那名下人大病了一场,这使得家里的人提心吊胆,人心惶惶。
陈善德的发妻张氏去寺庙和道观里祈福,结果都抽到了大凶之签,陈府上下随之笼罩在了一层紧张诡异的氛围里。
为了安抚家人的情绪,陈善德让陈满福去请法师来家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