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9(2/2)
“云天,你胡叔说眼前这个棋局只有你能破,你是否有什么办法。”周征见李云天显得忧心忡忡,不由得笑了起来。
胡一图说的没错,李云天果然已经看到了这一点,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对眼前的局面无能为力,不过看好李云天,李云天不仅比他更年轻,而且心智比他也要更胜一筹。
凭良心说,如果胡一图送永乐帝的遗诏,他并没有把握能完成这个任务,可是李云天却做到了,而且还完成得非常漂亮,胡一图心中自愧不如。
“岳父大人,在小婿看来,既然内阁是由大学士组成,那么就应该只负责六部事务,京畿都督府和五军都督府的事情应该由各位都督解决。”
李云天的心中有一个想法,只不过现在施行的话还有些不太成熟,既然周征问了,那么他也就如实相告,“小婿以为,要想以后与内阁对抗,那么必须出现一个凌驾于京畿都督府和五军都督府之上的机构。”
“你的意思是,组建大都督府”周征闻言,眼前不由得亮了一下,随后神色黯淡了下来,又摇了摇头,“大都督府是被太祖裁撤,断无再组之理由。”
李云天说的没错,要想与内阁抗衡那么首先必须要有与之平级的机构,无论是京畿都督府还是五军都督府都无法掠其锋芒。
可是,为了防止军权的集中,洪武帝特意将负责军务的大都督府拆分为了五军都督府,并且设左右都督相牵制,洪熙帝自然不会再设大都督府。
“岳父大人,小婿说的这个机构与都督府有相同之处,但是也有不同之处。”李云天知道大都督府的往事,微笑着说道,“小婿说的这个机构中,京畿都督府和五军都督府的各位都督地位相等,并无高低之分,另外,小婿想把兵部也吸纳到这个新机构中。”
“兵部”周征的双目流露出了诧异的神色,李云天所说的东西他简直闻所未闻。
“岳父大人,只有把兵部从内阁手中剥离了,那么才能真正与内阁对抗。”李云天知道周征现在肯定不明白他的意思,于是有条不紊地解释,“在新机构中,兵部的堂官与各位都督共同商议军务,分掌调兵权和统兵权,这样一来的话皇上也能放心了,那些文臣也不会再有异议。
“妙,果然是妙”周征先是在那里怔了一会儿,随后一拍手掌,忍不住赞道,正如李云天所说的那样,只有将兵部从内阁手中剥离,那么内阁才无法染指军事上的事务。
“云天,你觉得何时时机才能成熟”接着,周征有些激动地望着李云天,一旦李云天的想法能付诸实施,那么他们就能与内阁相对抗。
“以小婿看来,至少要等上两年。”李云天沉吟了一下,给出了一个期限。
两年后,内阁将在与六部的争斗中占据上风,它的优点和弊端也会显现出来。
更为重要的是,两年后发生的一件事情将彻底扫除皇上心中对勋贵们的顾忌,给成立一个新的军事机构带来一个契机。
“两年”周征闻言点了点头,双目中流露出了一丝期望的神色,他也想到了内阁两年后会变得更加强大,进而会使得皇上忌惮,只不过他万万想不到李云天心中等待着的那个契机。一
第187章内阁的反击
李安邦出生后,京城不少勋贵相继来国公府看望周雨婷和李安邦母子,有人含蓄地提出与李安邦结娃娃亲,被周征婉拒。
毕竟他只是李安邦的外公,李安邦的亲事还是由李云天这个当爹的来决定。
在李安邦出生的第五天,宫里来了一名内侍宣读了洪熙帝的圣谕,封李安邦为正五品的武德将军,单论级别的话比李云天还要高上两级。
不过,武德将军是明朝武职官员的官衔,类似于军衔,并不是军职,只是意味着李安邦可以享受正五品武职官员的俸禄而已。
所谓的官衔,代表了官员在官场上的等级和地位,与具体的一品、二品等品级相对应。
以李云天为例,他是正六品的官员,文官官衔是“承德郎”,官职是都察院湖广道监察御史和翰林院庶吉士。
大明官员领取俸禄的时候,是按照官衔来领的,而不是官职。
李安邦一出生就被洪熙帝授予了正五品的武职官衔,领取正五品武官的俸禄,足见洪熙帝皇恩浩荡,对李云天青睐有加。
在此期间,李云天从杨云贵那里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杨云贵让人假扮窃贼闯进了牛安在通州城的那个外室的家里,偷了一些财物后故意惊动了宅院里的人,然后躲在暗处监视牛安的外室。
得知家中失窃,牛安的外室支开了家里的下人,急匆匆去了一间不起眼的杂物房,关上门在里面待了好一会儿才出来,脸上的神情轻松了许多。
如此看来的话,那间杂物房里一定有蹊跷,即使不是藏了账簿那么肯定也是其他重要的东西,十有yankuai就是牛安贪墨来的钱财。
有了这个消息,对李云天来说京仓和通州仓一案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京仓第一批陈粮的交易。
算起来,李云天暗中查京仓和通州仓将近一年的时间,已经摸清了牛安与那些粮商、盐商之间的勾当,再加上吕大成提供的消息,对案件的脉络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
其实,要想把牛安等人一网打尽并不难,不用等到他们处理陈粮,只要突查那些作假的粮仓就可以将其一窝端了。
牛安等人虽然可以在账面上作假,但被标为陈米的粮仓里装得可都是新米,单单这一点牛安等人就罪责难逃。
只不过如此一来,无论是办案的声势还是力道都弱了许多,毕竟不是人赃俱获,牛安也可以进行狡辩说他们犯罪未遂,拿不到以前的账簿的话也没什么好办法对付他,严刑拷打绝对会召来六部的强烈回击。
所以要想把案子坐实了,那就必须人赃俱获,如果再加上账簿那么就完美了,这么大一笔钱,捅出去的话绝对是轰动性的效果,也就能牵连更多户部的人,这才是要办这个案子的目的,否则李云天吃饱了撑得在上面浪费如此多的精力。
二月初的一个上午,文渊阁。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陈天勋和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右侍郎金幼孜被杨士奇喊来,听李云天介绍京仓和通州仓一案的案情。
“李御史,此案真的像你说的如此严重”等李云天讲完了他查到的事情,金幼孜皱着眉头问道,他万万没有想到户部竟然会出这么大的乱子。
虽然担任了户部右侍郎,但金幼孜在户部的影响力甚微,他是翰林检讨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