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3(2/2)
“希望他能来得及”随后,杨荣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汉王胜券在握,而太子又岂是等闲之辈,岂会坐以待毙
现在能力挽狂澜,阻止大明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的唯有身上带着遗诏的李云天,只有李云天能比朱高煦提前一步进京,及时把遗诏交到太子的手里,那么才可能避免暴风骤雨的到来。
对于杨荣来说,目前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汉王还没有找到李云天,要不然早就进城传诏,何苦要在这里等他和海寿
面对着眼前的形势,杨荣唯有期望奇迹出现,否则大明危矣
离开了大厅,朱高煦并没有径直出院子,而是转身去了一旁的厢房,海寿迟疑了一下并没有跟过去,而且上了停在门口的一辆马车。
虽然现在是八月,但厢房里却有一个火盆,燃着熊熊的炭火,一名内侍立在火盆的一侧,手里捧着一个黄色的卷轴,见到朱高煦后躬身行礼。
朱高煦把手上的托盘放在桌子上,掀开黄色锦布露出了一个黄色的卷轴,是这次杨荣和海寿护送进京的永乐帝遗诏。
“父皇,你也太偏心了,先不说靖难时我立的功劳可比大哥多得多,论勇武,论才德,我哪一点比不上大哥”打开遗诏看了一眼后,朱高煦冷笑着将其合上,嘴角的笑意显得有些狰狞,随后把它甩手扔进了面前的火盆里。
“天下本就该有能者居之,你放心,我一定会使得大明江山永固,开创一代盛世”望着在火盆里燃起火焰的遗诏,朱高煦的脸上流露出一丝得意的神色,意气风发地说道。
等遗诏化为了灰烬,朱高煦从一旁的内侍手中拿过捧着的那道黄色卷轴放在了托盘上,重新用黄色锦布盖好,推门走出了房间。
守在门外的两名侍卫随即进了房里,等他们出来的时候,一名侍卫的肩上扛着一个麻袋,麻袋里好像装着一个人。
自此,世上再也没有人见过屋子里那个目睹了朱高煦焚毁遗诏的内侍。
“海少监,遗诏可要拿好了。”朱高煦来到海寿所乘坐的马车时,一旁的侍卫掀开了车帘,他微笑着把托盆递了过去,不动声色地说道,“海少监在御马监也不少年了,本王看海少监应该往上走走了,掌印太监一职非海少监莫属。”
“谢王爷。”海寿双手捧着托盘,连忙向朱高煦道谢,双目闪过一丝喜色。
御马监是内廷二十四衙门中仅次于司礼监的第二大衙门,御马监太监地位尊贵,海寿当了十来年的少监,早就想着能升任太监一职。
朱高煦见状面露满意的神色,起身上了自己的马车,海寿与杨荣不同,杨荣倾向于太子,想要维护大明的正统,而海寿是内侍,只忠于未来的皇帝,至于谁来做皇帝,就不是他们所考虑的事情了。
停在永安镇的队伍随即启程,浩浩荡荡地赶向了京城,朱高煦坐在马车里闭目养神,现在他胜券在握,金銮殿上的龙椅已经近在咫尺,唾手可得。
行进的途中,不少驻扎在沿途的京卫纷纷加入到了队列里,这使得队伍的规模越来越大,气势惊人。一
第165章浑水摸鱼
皇城,东安门。
由于今天是六天一次的大朝,在京五品以上的文武百官悉数上朝,故而皇城城门的盘查比平常要严格许多,守在城门前的士兵是平时的两倍。
李云天和雷婷立在装有青菜的马车旁,低着头混在进城的人群中。
一些身穿便服的大汉手里拿着李云天的画像在人群里穿梭着,仔细比对着每一个进城的人。
“干什么的”一名大汉来到李云天和雷婷面前,打量了一眼两人,面无表情地问道。
“我们是给礼部送菜的,城门的这些军爷都知道。”不等李云天开口回答,立在前面的菜贩连忙走了过来,点头哈腰地向那名大汉说道,“这两个是我在乡下的侄子和侄媳妇,来京里给我帮忙。”
大汉闻言拿起画像看了看,由于李云天脸上贴着络腮胡子,特意乔装打扮,再加上画像只有七八分与他相似,故而他现在的形象与画像上的人完全不一样,谁能想到堂堂的都察院御史、翰林院庶吉士竟然会斯文扫地,以如此穷酸落魄的模样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雷婷已经注意到那些大汉手里的画像与李云天有些相似,心中不由得紧张了起来,于是故意凑上前挽住了李云天的手臂,表现出一副害怕的模样。
见此情形,大汉以为两人是一对乡下来的小夫妻,随后抬步去盘查后面的人。
李云天暗自松了一口气,看来这第一关他是过去了,只要骗过了这些便装大汉,那么守城的士兵肯定不会为难菜贩。
就在这时,李云天忽然感觉手臂上传来一阵火辣辣的疼,好像被雷婷使劲掐了一下,不由得狐疑地低头望了挽着他的雷婷。
雷婷柳眉一挑,冲着附近的大汉手里拿着的画像瞟了一眼,然后眨了眨眼睛,好像在质问他为什么那些大汉手里拿着他的画像。
李云天见状苦笑了一声,一脸无奈地揉了揉被掐的地方,如果能告诉雷婷的话他早就告诉了。
果然,如同李云天料想的那样,挡装菜的马车来到城门处时,守在门口的士兵简单地查看了一下就予以放行,菜贩每天给礼部衙门送菜,早已经与城门处的士兵混得很熟,这样无疑少了很多麻烦。
进入皇城后,雷婷好奇地四下张望着,她这是第一次来到传说中高贵神秘的皇城,对皇城里的一切建筑都感到好奇。
李云天则不动声色地观察着那些时不时就会从身旁经过的亲军,这些亲军不仅顶盔掼甲,而且有些人手里还拿着弩弓,使得现场气氛显得有些肃杀、压抑。
通常来说,弩弓由于杀伤力过于强大,杀气过重,所以皇城里的亲军是不会轻易使用,以免冲撞了銮驾,况且皇城是内城,有都城作为外部屏障,也用不上弩弓。
可现在亲军竟然罕见地装备了弩弓,这使得李云天不由得嗅到了一股大战来临的气息,如果是他的话,肯定也会避开城外,把与汉王决一死战的地点选在由亲军控制的皇城里。
由于从东安门到礼部的话,要从都察院的门前经过,为了避免被都察院的熟人认出来,临近都察院的时候李云天一直低着头。
“喂,看见没,这里就是都察院,听说御史和八府巡按就在这里面。”都察院的门头很快就吸引了雷婷的注意,雷婷踮起脚尖往都察院的院子里瞅了瞅,一脸兴奋地向李云天说道。
李云天闻言笑了笑没有说话,很显然像雷婷这样的外人不清楚监察御史与巡按御史之间的关系,误认为临时性的巡按御史也是都察院里的一种职务。
“不是我说你,你看你年纪轻轻的,而且也读过书,应该做点儿正经的事情,不要再浑浑噩噩地混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