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6(2/2)
其次就是左军都督府,有17个京卫;右军都督府有3个京卫;中军都督府有4个京卫;前军都督府有6个京卫。
永乐帝宾天后,后军都督府和左军都督府四位都督的态度就至关重要,京卫是大明军队最精锐的力量,如果四位都督拥护汉王,届时皇城的亲卫根本无法抵御这群虎狼之师。
汉王自然也清楚这一点,因此早就派人来侯府找周征,希望周征能助他到永乐帝身前尽孝,只不过周征一直敷衍,没有向永乐帝上书。
二月十七日,大明甲辰科会试结束,二月十九日的下午,李云天和周雨婷、绿萼前去皇城向永乐帝谢恩,以谢永乐帝给绿萼、陈凝凝和郑婉柔所下的恩旨。
肩上披着霞帔的绿萼还是第一次进皇城,心情无比激动,显得很紧张,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紫禁城可是神秘高贵的场所,而面圣更是莫大的荣幸。
在一个厢房里等了大约一个时辰后,三人被一名内侍领着去了东暖阁。
“你就是那个在大堂上宁愿一死也不愿李御史背负污名的那个贞烈女子”永乐帝今天的精神看起来不错,等李云天三人落座后,笑着看向了绿萼。
“回皇上,正是臣妇”绿萼闻言吃了一惊,连忙噌地站了起来,躬身回道。
由于绿萼有了诰封,故而称“臣妇”,否则的话只能称“民妇”,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里面的寓意却是天差地别。
永乐帝见状微微一笑,向绿萼招了一下手,示意她坐下,然后与李云天和周雨婷寒暄了起来,既聊了都察院的事情,也聊了侯府的家事,气氛很是轻松。
“李御史,今日有不少大臣给朕上书,希望能让汉王进京尽孝,李御史身为言官,如何看待此事”寒暄中,永乐帝忽然语锋一转,双目如炬地望向来李云天。
“皇上心中已有明断,微臣不敢枉自非议。”李云天没想到永乐帝会问他这种严肃的问题,沉吟了一下,冲着永乐帝一拱手,不动声色地回答。
“朕想听听你的心里话。”永乐帝本以为年轻气盛的李云天会对此事发表看法,不成想他竟然如此老成持重,于是笑了起来。
“微臣觉得,汉王进京既是家事同时也是国事,作为臣下,微臣所能做的就是尽忠职守,报效皇恩。”李云天知道自己这次躲不过去了,想了想后有条不紊地说道。
“如果他们也像你想的那样,那么朕就会轻松许多。”永乐帝顿时笑了起来,颇为感慨地说了一句。
李云天的那句“既是家事同时也是国事”,说到了永乐帝的心坎里,那些上书的勋贵重臣肯定也清楚这一点,但还是想要让汉王进京,其心可诛。
如果不是永乐帝对那些勋贵念有旧情,如果不是他现在的身体每况愈下,那么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他不介意学学太祖皇帝,也对一批与汉王交好的勋贵重臣下手,给太子登基铺平道路。
其实,永乐帝已经对汉王极尽宽容,本想着时间能抹平汉王心中的yankuai,不成想九五之尊的实在是太过强大,或者说汉王心中的怨念太深,这才导致了今日这种局面的发生。一
第141章御史衔庶吉士二更
永乐帝的兴致很高,在东暖阁里与李云天和周雨婷聊了有半个时辰,直到他剧烈地咳嗽后,李云天这才起身告辞,领着周雨婷和绿萼离去。
“皇上,微臣有一不情之请,还望皇上恩准。”走到门口的时候,李云天好像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又重新折了回去,冲着在喝茶的永乐帝一拱手,躬身说道。
“讲。”永乐帝觉得有些意外,放下手中的茶杯后说道,按理说李云天现在在仕途上风生水起,不应该再有额外的要求才对,而且他觉得李云天并不是那种得陇望蜀的贪婪之人。
“皇上,上一次微臣考庶吉士的时候大病了一场,以致于名落孙山,微臣心有不甘,希望皇上能成全微臣,恩准微臣与今科的进士一起考庶吉士,以了结微臣的心愿。”李云天微微躬着身子,望着永乐帝朗声说道。
“看在你在湖口县颇有建树的份上,朕就答应你,恩准你与今科进士一起考庶吉士。”永乐帝闻言顿时笑了起来,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他还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原来是想考庶吉士。
“谢皇上隆恩。”李云天闻心中大喜,连忙跪下给永乐帝磕了一个头,欢天喜地地走了。
永乐帝见状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作为君王从来都不怕臣子提条件,臣子们越有yankuai,那么君王也就越好掌控。
如果遇到那种无欲无求的臣子,君王会很伤脑筋,这意味着很难将其驾驭。
翰林院是大明士大夫的最高殿堂,只有最优秀的士人才能进入,故而每次科举时,只有殿试一甲的状元、榜眼和探花才能进入翰林院。
庶吉士这一职衔虽然出现在洪武时期,但成为进士进阶翰林院途径的时间则是永乐时期。
永乐二年,永乐帝为了从进士中选拔更多的青年才俊,故而创办了庶吉士升任翰林院翰林的制度。
按照规定,二甲中名列前茅者直接成为庶吉士,二甲余者以及三甲名列前茅者要通过考试才能成为庶吉士,俗称“选馆”;
被选中的庶吉士将进入翰林院学习三年,由翰林院知识丰富的翰林担任教习,教授知识,俗称“坐馆”;
三年后将进行考试,考试成绩优异者正式成为翰林院的翰林,授予编修或者检讨的职务,俗称“留馆”;
其余人则只有离开翰林院到各大部院任主事或者御史,又或者派任地方担任知府一类的官职,入仕比普通进士要高上一大截,俗称“散馆”。
通常来说,只要成为庶吉士,即使三年后不能留馆成为翰林院的翰林,那么仕途上也会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因为他们代表了士大夫中的精英阶层,皇上正是依靠他们来执掌朝政。
由于只有新科的进士才能考庶吉士,故而李云天不得不向永乐帝请恩旨,这可是他最后一个进入翰林院的机会。
作为上一科的进士,他现在还能以考前患病为由提出来重考庶吉士,毕竟时间上相隔不远,如果错过了这一科的话,他将再也没脸再提出这个要求,否则的话庶吉士的制度岂不是要被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