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为王 > 分节阅读 673

分节阅读 673(2/2)

目录

“为战死英烈们送行,祈福吧”孟冲摘下了头盔,垂下了头

“伏旗”一声声喊声将命令传达全军,第一军无数的旗帜在同一时间被平端到了手中,所有的士兵摘下了头盔

“战歌,起”

长刀所向,直指那北方的疆土;

残阳如血,流淌在南下的征途;

旌旗猎猎,召唤着东进的战鼓;

黄沙漫漫,挡不住西征的脚步。

往日战歌,总得充满着激昂一往无前的气势,今日,却多了几份悲壮之色

潘家峪,扁壤大营,数名楚军翻山越岭,绕过了铁泫的大营,见到了扁壤

“大将军已经突围而去”听到这个消息,扁壤不由放声大笑,屈完将军果然非同常人,这样的局面之下,不但能全身突围而去,还借机重创了敌人

“大将军已经回到临沂,那里临近本土,就算汉军追过去,屈完将军也不会再惧对手,而对于扁将军接下来的行动,屈完大将军也作了安排”一名士兵从怀中取出一封密封的卷宗:”这是大将军写给您的密信”

一把撕开密封的火漆,仔细地看完内容,扁壤的脸上先是惊讶,再到平静”我明白了,你们回去后告诉大将军,我会依计行事”

“是”

“一路之上小心了宁可多绕一些路,也不要落到了汉军手中”扁壤叮嘱道

一零零七章:煌煌汉威131

田敬文皱着眉头站在地图之前,地图之上,触目惊心的红色几乎占据了整幅地图的大半,而这些红色区域,代表着该地区已经落入到了汉军手中,即墨,莒都,平陆的大半,现在都已经被汉军占领,真正为齐国所控制的区域,只不过剩下了一个临淄,还有一个高唐,却是自成一系,态度暖昧不清,很难寄予多高的信任高唐候白程愿意去临淄防守,田敬文亦点头同意,因为他觉得将这个家信放在临淄,有临淄卫军,还有宫中禁卫军一起看着,反而更易掌控,如果让白程一直呆在高唐的话,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反咬一口

平陆是一定要守住的,不然临淄就会数面受敌了,如今汉国南方野战军占领莒都之后,即可长驱直入张家店区,而平陆再丢,对方的新编第一军便能攻入博山区,那个时候临淄可就真是守无可守了

可自己手中这点人马,两边一分,又怎么抵挡得住对手的进攻呢

汉军不动则已,一动便是十万大军,高远对齐国的图谋,可谓是早有预谋并准备妥当啊

两路人马,都是超过五万的强军,自己怎么抵挡田敬文只觉得头一阵阵疼得厉害

回国这两年来,田敬文在军事之上独撑大局,不过三十多岁的他已是早生华发,整个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老上十数岁,可谓是心神俱疲

大公子在临淄又一次开始招兵,说是招,实际上是在抓丁了以前征丁还保持着独丁不抽的原则,可现在,又哪里还顾得这些,只要是适龄的,都会被征召入伍,这里头,自然少不了强抓强征,听说为了躲避兵役,临淄不少家庭的青壮都已经开始了逃亡

民无战心

田敬文知道,这里头也少不了汉国的阴谋这数年以来,汉国向齐国勒索的各种赔偿银两已经将齐国国库掏空,而为了维持军队和作战的费用,朝廷只能不断地加粮加赋,而可收粮赋的区域都是越来越小,恶性循环之下,百姓离心,自然而生

经济上压榨,军事之上压迫,汉国双管齐下,效果可谓明显

除开这些之外,汉国监察院亦是无孔不入,通过各种途径,无数的细作潜入齐国,在各地宣扬汉国的好处,告诉齐国人,汉国的百姓有免费的田地,有极低的赋税,没有徭役,没有摊派,这些说辞,起初并没有人相信,但日子久了,总有胆子大的人通过一些隐秘的渠道逃亡汉国,他们逃过去后,带回来的信息又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汉国的真实情况,使得齐国民心更加不稳

田敬文知道,这些细作所说的都是真的,因为他在汉国呆过很长一段时间,但他也很清楚,汉国的国策,齐国模仿不来,至少现在,根本不可能去模仿

他现在很担心,即墨,莒都已经落入汉国之手,按照汉国一贯的政策,接下来必然就是分田到户,政府低息贷款给民户,他们为了收买人心,甚至会免费为百姓配置牛马等牲畜,反正这些对于汉国来说,都是极便当的东西,要多少,大草原便可以为他们提供多少一旦即墨,莒都开始施行这些政策,这两年来,朝廷一直极力封锁的这些情报便再也无法隐藏,田敬文甚至可以想象到,到时大量的临淄百姓的逃亡潮

齐国,真得要亡国了么

“田将军”帐门口,一个声音响起,田敬文抬起头来,讶然道:”牛大人,你不是回临淄去了吗”

站在帐门口的,是齐国负责情报工作的牛辅臣,在他的身后,还站在另外一个戴着斗蓬的人

“本来是要回临淄的,临时碰到一件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