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5(2/2)
陈德兴道:“女王之子女皆随母姓,女王之夫位列配君,同君王之后相同。”他停顿一下,又道,“如今凡夫俗子有万贯家财,有女无子者,是将家产留给侄子还是招赘女婿继承家业”
“自然是招女婿,”赵复皱眉,“可是这君王之位”
陈德兴想了想,又补充道:“当然,女儿或儿子放弃继承权也是可以的这事儿是不能强迫的。”
“这倒也是。”赵复和李翠仙都点点头。
“君王之位和贵族爵位、平民财产的继承顺序,应该是一致的。”陈德兴认真地道。“而且皇族、王族之身份,也不能永世传承。未能继承皇位、王位者,男子当两代而终,女子一代而终,其后便不是皇族、王族了。如果不允许女子招夫继承君位,王朝世系就容易断绝。”
现在还是13世纪,陈明又是封建王朝,宗室子弟肯定有特权,因此就必须控制宗室的数量。赵宋历史上就出现过宗子太多,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后来通过王安石的变法和靖康之变,得以部分解决。
而后来大明朝一直把宗室当猪养,最后出现了上百万朱元璋的后代,每年耗费大量财物,又大多无所事事,就是堆生孩子机器。
陈德兴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和“华夏二百国”的王族都变得和朱明宗室一样。因此,他才提出了两代而终。他的兄弟包括妹妹、子侄包括女儿和侄女但不包括外甥女和孙子包括孙女,但不包括外孙和外孙女都是皇族。之后便是普通贵族,再往后就会有人沦为平民百姓,如果自己不努力,也有可能成为穷人
“至于寻常贵族,”陈德兴思索着道,“只有一子或一女可以继续爵位和田庄,其余都是平民,也不得荫补做官或封爵。”
“是不是太严苛了些”李翠仙秀眉微蹙,低声提醒。
陈德兴摇摇头,道:“算不得严苛宗室、贵族子裔的路子本来就多,还可以接受比寻常人更多的教育,从军、从政、从商,都有天然的优势。应该自己奋斗而且华夏将有二百国,封爵的机会还会少了若人人都在大明本土得了爵位、官职,谁肯万里觅封爵呢”
在海外建立华夏封国,当然不能只有封国之君,必须要有爪牙走卒,这些没有办法继承爵位的贵族子弟,就是最理想的人选。而且,他们没有办法继承爵位和田庄,作为补偿,他们的父兄一定会尽可能将他们教养成才,再送他们去从军从政或是从商做学问。
如此,就会在贵族之下,形成一个庞大的精英阶级。这些贵族子弟,也会成为陈明军官和小官吏的重要来源。而且为了给数量众多的无法继承爵位的贵族子弟寻找出路,陈明的士爵贵族集团肯定会倾向于支持对外扩张。
陈德兴拿起案几上的茶碗,抿了一口李翠仙亲自动手泡的点茶,又往下说道:“配君的责任是帮助君王理政治家,可以陪同君王临朝,在君王出征时摄政,若君王驾崩,太子年幼,配君便是当然的摄政王。而且配君除非与他人通奸,并且得到天下之君、天道使团和贵族议政大会的同意,否则不可更换”
说到这里,陈德兴意味深长地看了李翠仙一眼。这个女人就是自己的配君,大明帝国未来的皇后,她的地位是相当有保障的。
李翠仙也深情地望着陈德兴,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
陈德兴笑了笑,然后放沉了语气道:“封国之君,同样不可轻易更换或废除,除非背叛华夏投靠胡虏,背叛天道改宗异教,天下之君才可在取得天道使团和贵族议政大会的同意之后,将之废除”
第598章咱们不独裁
“贵族议政大会”
赵复又听到一个新词儿,不过这词儿不难理解,仿佛就是由贵族代表济济一堂,商量国家大政。
“和蒙古人的库里台大会一样么”李翠仙问。
库里台大会是蒙古人选举大汗的会议,严格说起来算是大蒙古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不过因为忽必烈的破坏,库里台大会已经名存实亡。同样,大蒙古国也名存实亡了。昔日旭烈兀西征时蒙哥尚在,因此可以让整个蒙古国所有的千户十丁出其二,凑出大军进行远征。而忽必烈现在却不能动员西道诸王的力量,只能靠自己和被他强行吞并的东道宗王的兵力去和陈德兴决战。
“有点类似,不过不能选王。”陈德兴点点头,道,“咱们大明,将要实行的是贵族民主,封建共和。这国家大事,是不能由孤王这个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的,得大家伙儿一起讨论商量。西周那个时候就有国人议政之说,只是没有个章程流传下来。”
其实所有的国家民族都是有民主传统的,这是原始部落流传下来的。只是有些国家民族将这个传统保存到了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就成了所谓的民主国家。而有的国家,因为自有国情,走了圣心独裁的路子。
这独裁、民主,当然也是各有千秋,不能说民主一定比独裁好。但是陈德兴既然选择了回归封建的路线,那就不能不搞民主了。因为民主其实是从封建发展而来的,而独裁则是从集权发展出来的这也是没有法子啊,因为陈德兴已经知道了中式集权王朝的必然没落,而且他也想不出比宋、明、清三朝更好的专制体制了。
既然专制没有出路,那陈德兴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走封建民主化的路子了。而且这还是红朝太祖给中国的周期性大乱开出的解决方案,这红朝太祖何等英明想来是不会错的
陈德兴思索着道:“贵族民族和封建共和的大方向,得在陈礼里面得到体现。皇帝有多大的权,又要负担什么样的义务;,封君有多大的权,又要负担什么样的义务;贵族有多大的权,又要负担什么样的义务;士绅有什么权利和义务,还有各级议会包括县议会还有府议会唔,将来还要有路或是省议会,还有国议会和最高的贵族议政大会,它们各自的权有多大,如何决策,议员又如何产生,贵族和士绅又如何产生他们承担了什么样的义务,所以能够得到相应的权利等这些原则性的东西,都必须要在陈礼里面毫不含糊的讲清楚。
另外,天道使团也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政的。他们又多大的权,管些什么事情,也要在陈礼里面说清楚。而且这陈礼将来定好后要颁布天下,要印成书本,叫大明和华夏诸国的学童从小学习和牢记”
封建民主也要从娃娃抓起,从教育抓起的要将陈礼通过教育灌输到每一个华夏人的思维和灵魂当中将陈礼当中规定的意识形态、行为规范和各个阶级的权利义务,都溶到华夏之人的骨髓里面去。
或许五年、十年的教育和灌输改变不了什么。但是只要一直坚持,过个几十年上百年,华夏之人就会将陈礼当成他们思想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传说中的民主传统,也会烙印进华夏子民的灵魂。当然,同时他们还会将自己当成华夏世界和各自国家的主人。
这就是传说中的公民意识
民主传统和公民意识是相辅相成的东西,而它们的起源其实都是人类最原始的民主传统。由原始的民主发展出封建贵族民主,再进一步发展成精英民主,最后则是普遍民主红朝太祖虽然知道民主的好处和优点,但是他面对一个封建贵族民主已经中断了两千多年,精英民主根本没有出现过的,有浓重专制传统的国家,也只能有心而无力了。
而陈德兴现在则有机会重塑本源,复兴华夏的封建贵族民主,并且搭建好通往精英民主的道路。至于普遍的民主,最后当然也是会出现的。不过陈德兴现在是不会主动提出,恩赐给什么人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