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3(2/2)
李恒的党项骑兵们纷纷应着。他们现在也感到前途渺茫了,虽然李彦国没有出手剿灭他们,还按照普通大唐府兵的待遇发给给养。但是他们这些色目人身份的党项羌都是吃惯用惯的,昔日驻扎在益都地盘上那是横行霸道,李璮的那些汉人部署,没有一个在他们眼睛里的。现在大势翻了个个儿,要不穿小鞋也是妄想。过得日子是什么样,就不必说了
这中原的色目人和汉人的冲突归根结底还是利益,那是不可避免的
李恒拔出弯刀一指远方正在缓缓移动的日月王旗,吼了一声:“富贵就在那里尔等若要搏一场富贵,便跟着某去杀陈德兴今后你们就是李某的亲兄弟,有李某一份,便有你们一份
若不敢,那便从浮桥上回大清河南,跟着益都李家去吧”
“嗨,怎能跟着益都益都那边根本不把俺们当人啊某等誓死追随小主公”
“某等不会益都去,益都那边根本没有咱们色目人的活路,俺们就跟着小主公了”
李恒咬了咬牙,“好富贵险中求,横竖已经没路了,莫如拼一下,兴许就是大蒙古的大功臣了
儿郎们,都机灵些俺们现在还是益都李家的人马。若有人盘问,就说某是大唐皇帝的御儿干殿下,玄甲军统领杨明安,奉老太后的命令转送燕京三公主的信给明王殿下”
“明王万岁明王万岁”
看到陈德兴的日月王旗出现,无数明军骑士回头,向着旗帜举起兵刃欢呼。陈德兴也俨然扬手,向着他们招手示意。
此次战事,虽然打得有些艰苦,拖得时间也久,伤亡也较以往历次交战要大,还发现蒙古人适应冷热兵器混用的进程也比想象中快,还把半个河北打成了白地。但是到了最后,总算是打赢了
而且还是在忽必烈击败李璮之后,又把忽必烈打败。李璮兵败井陉关后没有几个月根本不能复原。山东的唐军数量不多,而且还要应付蒙古自河南发动的进攻,根本无暇顾及河北。只要把忽必烈赶走,那么河北的河间、保定、真定、顺德、广平、大名、彰德、卫辉等八个万户路就能全部拿到手中了。其中河间、保定两路还没有被蒙古人怎么蹂躏过。再加上燕京路、平滦路和辽西路。这一次大战,北明一口气就拿下了十一个路。
这可真是大大发了一票。接下去只要安抚河北燕云地面,重新安置流离失所的民众,争取让他们赶上春耕。那么到了明年秋天,大明的事业又能更上层楼了。
有了燕云、河北、辽西、辽东、台湾,还控制着滔滔大海,还将高丽收为属国。将来只要用心经营,再合上新大陆、南番和日本国搞来的金银为助理。也许,用不了多少年,就真能在13世纪生造出一个大帝国了
男儿至此,夫复何求
在万众欢呼声中,陈德兴已经策马上了一个高处,看着眼前如潮水般开进的大军,看着这多娇如画的山河,淡淡一笑,心中脸上,满满的都是志得意满。
而他麾下的大军,除了几百近卫骑兵护卫在他周围之外,大部主力正以营、连为单位,和李彦国的唐军一起,对溃逃的蒙古军兵展开了迅猛的追击,不过片刻,便离陈德兴所在的位置越来越远了
就在这个时候,南面突然传来响动之声。护卫在陈德兴身边的近卫骑兵,都警惕的扭头望去。
在他们的视线中,就看见一队千人左右的红袄银甲的骑兵,队形严整的从大清河岸的方向而来。当先的骑兵,手中举着面红色的军旗,上面一个斗大的白色的唐字,异常醒目。
来人显然是东唐的骑兵,看上去颇为精锐,不知道想干什么
原本下马休息的近卫骑兵,全都紧张的翻身上马,有些人还把马枪握在了手中。陈千一带了几个人策马上前,拦在那队骑兵之前大声吼道:“停都停没看见日月王旗么”
那名举着大唐军旗的骑士第一个勒住战马,就在马背上回话:“俺们是大唐玄甲军,俺们的杨统领奉老太后懿旨亲自送信给明王殿下。明王殿下可在这里”
第487章千钧一发
陈千一没有回答对方的提问,而是策马奔回了陈德兴所在的高坡,将刚才听到的话全都一五一十告诉了陈德兴。
“婆儿”陈德兴唤了一声。就看见一名戴着黑色面甲,身上的板甲胸部有些突出的骑士策马靠近了陈德兴,然后伸手摘下了面甲,露出的却是一张美艳妇人的面孔,正是杨婆儿。陈德兴现在是越来越“腐朽”了,生活上习惯别人伺候,还看不上粗手笨脚的大兵,而是让杨婆儿一路跟随。还给她打造了副板甲,让她装成近卫骑兵的样子充个护卫不过她的梨花枪法是得了杨秒真真传的,武艺比陈德兴都不差多少,的确也当得了护卫。
“大王,大唐确有玄甲军骑兵,是唐主登基后组建的新军,人数只有千人,并不精锐,由杨太后之侄杨明安指挥。”
杨婆儿对益都方面的情况非常熟悉,张口就将这支使用了唐初精兵玄甲军名号的东唐骑兵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了。
“杨明安你叫杨明霞,你们是”
陈德兴随口说着,眉头却微微皱起。这玄甲军是新建的骑兵,怎就如此严整了呢看他们的队形,就是比自己的重甲骑兵也不差了。
“他是奴奴的堂弟,和老太后的关系比奴奴近多了。”
杨妙真她家也是大族,要不然也闹不出那么大的乱子红袄军起义。而杨明霞自然是很远的远房穷亲戚,要不然也不会被杨妙真派去做那种差事。
“哦。”陈德兴点点头,大家族的事情他也知道,他自己就是安丰大族出身。如果算义门陈的话,那亲戚更多的不行。对于杨婆儿和杨妙真的关系,陈德兴也早就暗使人查过。知道她的父母早亡,也没有兄弟,幼年时被老尼姑收做弟子,传了武功。
“那你认得杨明安么”
“认得。”
“那便去问问。”
陈德兴现在地位日高,仇人又多得要死,自然小心谨慎起来,哪怕是李璮的人也不肯轻见。
杨婆儿应了一声,又把面甲带上,策马就和陈千一一起下了高坡,往几百步外,被陈德兴近卫拦住的骑兵而去,手中却紧紧握着明都良匠精心打造的梨花枪。
“这位兄弟,能否请杨统领过来说话。”到了地方,杨婆儿便开口问话,说出来的却是沙哑的男声,仿佛是个上了年纪的老汉。一边说话,还一边仔细打量着马上那人,一对秀眉不知不觉中已经拧成了一团。
身上披着青唐瘊子甲,腰挎着蒙古式的大汗弯刀,手持的马枪枪头也不是由两个5寸的直刃和6寸长的横刃制成的梨花状,枪头后面更没有装上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