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奸雄天下 > 分节阅读 282

分节阅读 282(2/2)

目录

夜色当中,真定城内到处都是火光灯光,今夜是注定无人入眠了。韩安生指挥着真定这一带的天道教骨干分子和信徒,正在挨家挨户的动员,好话说尽,坏话说尽,连哄带骗再加威胁,总归是能将大部分人组织起来的。

还别说,在生产力不发达,人的思想也够愚昧的中国古代,邪教对底层民众的组织动员能力,还是相当强大的。怪不得明教白莲教一类的教派也包括后来的拜上帝会,会被宋明清三代严禁了。

不过话说回来,若是儒教的动员组织能力足够强大,又何须让明教白莲教之流的邪教负担起驱逐鞑虏的重任呢

除了人口,真定城内的存粮也是陈德兴掠夺的目标。包括粮商和官仓的存粮都被集中起来,装上了骡马拖拽的大车,现在已经在近卫师的一个旅护卫下提前出城了,站在高处俯瞰,就看见打着灯笼的车辆,在南下的官道上绵延不绝,仿佛没有尽头。

同样是这个夜晚,在真定城以被数十里外,无数篝火在滹沱河北岸的平原上燃动。每一团篝火之侧,都有横七竖八呼呼大睡的蒙古战士。只有在南面才有一道单薄的巡哨值夜警戒。这些巡哨也累得狠了,都未曾游动,只是站在原地,持着弓箭,脑袋不住的一点一点。

这些累得跟狗似的,浑身脏污不堪的蒙古军将,先是从东蒙古草原或是河套草原东进南下走了两千多里,然后又急袭山西包围太原,紧接着又东越太行进入河北平原,在真定路、保定路来回转战。或离或散,或进或退或者数百里

便是昔日追随成吉思汗的蒙古勇士,也禁不起这样的折腾,何况是忽必烈手里的五代、六代鞑子他们不仅人疲惫到了极点,军中战马也出现了折损,特别是从山西越太行以来的一连串机动,让一人三马两马的配置,硬生生变成了一人一马半的平均配置。

这里可不是蒙古草原,战马折损太多,将来就不好补充了正因为如此,忽必烈才不得不让他的蒙古人好好休息一晚,只调动了少数部队在前线和明军保持接触。

另外,他这位蒙古大汗,也需要时间好好理一理思路陈德兴怎么就南下了难道就是因为自己在北边儿部署了重兵,他无法北进,所以才南下的吗

还是因为山西那边出了状况和山西的联络在四天前就中断了也不知道是因为在路上遇到了陈德兴的游骑还是被反蒙元的山西土豪伏击,总之派出去的联络怯薛都没有回来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围困太原的霸突鲁惨败被太原城内的李璮、史天泽和张柔打垮

如果只有一个李璮,忽必烈并不担心。但是加上史天泽和张柔,这可就真的让人担心了忽必烈一开始不知道这两货会跟着李璮入太原,否则他决计不敢只用五万人包围太原的。

忽必烈沉沉地吸了口气,用布满血丝的眼珠子望着西南井陉关的方向,久久不曾移动。

如果霸突鲁出了意外,那李璮和陈德兴就会在井陉关会师在南面等候他忽必烈的,将是十几万李陈联军

想到这里,忽必烈猛地一颤,突然大声命令:“安童,立即派一个百人队去井陉关”

第470章没有永远的朋友

山西,平定州州城以东约20里,一处草草而就的军马营盘之中,同样有一支相当疲惫的大军在休息。

这片所谓的营地,也是草就。寨栅都未曾设置。只是用长矛扎束了一些鹿砦,胡乱放设作为支撑。

营地之内,帐幕摆放也谈不上整齐,而且每个帐幕之中,都塞进了几倍的人,挤得满满当当的。帐中气味难闻之极,但是里面的军士却只是呼呼大睡。

这些军士大多穿着东唐军的红袄,显然是李璮指挥的追兵。不过也有些人穿着老百姓的衣服,脑袋下面也没有枕着皮甲,有人怀里抱着个头盔,有人连盔都没有他们都是沿途加入的山西豪强子弟或附庸。山西多山,地形复杂,不利于骑兵发挥,却有利于老百姓躲藏。因而在蒙古入侵时,豪强势力保持的较好。实力较大的豪强往往授个州县总管,实际上就是割据一方,实力小一些的豪强,则占几个山头,一样称王称霸。

不过不想当地主的农民不是好农民,不想当军阀当官的豪强也不是好豪强

因此看到太原大战胜负已分,那么大家伙儿还有什么好犹豫的赶紧投靠大唐吧,将来也弄个开国功臣当当所以李璮自太原出发,一路追击作战,兵马却是越打越多离开太原的时候他只带了三万多人,现在已经拥众不下七万

这位大唐天子估计,等他的大军越过太行山的时候,十万人马也能凑出来的如果能和陈德兴联络上,两家并肩作战,消灭入侵河南的蒙古人也不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问题就是陈德兴可能会要求更多的利益或许会要求太行以东,黄河大清河在黄河夺淮入海后,由原黄河山东段形成的河流以北的河北之地

如果陈德兴真的提出这个要求,李璮也准备咬牙接受下来。毕竟打败蒙古是重中之重,至于陈德兴和大宋,只能放在将来慢慢对付了。

或许他的有生之年都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了,毕竟中原在这几十年的战争中损失太重,没有数十年的休养生息根本就缓不过来。

就在李璮琢磨着怎么在战争结束后行仁政,与民休息的时候。他的大帐外面一阵扰动,然后就听见又人再喊:“太子殿下驾到。”

接着就见大帐门帘一挑,一个二十七八岁的男子满脸喜色的走了进来,正是李璮的太子李彦简。

“父皇,大喜,大喜啊”李彦简不及行礼,便高声向李璮报喜。

“大喜喜从何来”李璮看着儿子,忽然想到什么,“莫不是有了太行山东面的消息联络上陈德兴了”

李彦简只是摇头,道:“不必联络陈德兴了,有更好的消息汪德臣向咱们投降了”

“谁”

“汪德臣巩昌汪德臣”

“什么”李璮一惊,猛地站了起来,“莫不是误传吧汪家的地盘可在六盘山脚下,他要敢反,忽必烈还不把汪家的九族给诛尽了”

“忽必烈诛不了汪某九族了”大帐外面突然有人高声应答,然后就得衣甲响动之声,一条陇西大汉大步走进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