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奸雄天下 > 分节阅读 263

分节阅读 263(2/2)

目录

“可是他们有很厉害的石刀”

“那我们就更应该消灭他们,夺取他们的石刀”老鲨鱼眯着眼睛思索了一会儿,“我们应该召集附近所有的丘马什部落的勇士,这样我们就能有10个400人,有了那么多人,我们一定能胜利”

羽毛堆里的老酋长点点头,站了起来,眯着眼睛仿佛在发呆,过了一阵才道:“鲨鱼,你说得很对,我已经感觉到了神灵的启示,神灵不希望他的宁静被这些外来的海人打破”

这时正是东北大地从丰收变成荒凉的深秋,茫茫的辽西走廊上一片肃杀。虽然西北风已经起来,但是气温并不算寒冷,非常适合行军。

为了和东唐红袄军明显区别,北明士爵军在这次出兵前发下了全新的战袄,是金色的,远远望去就是金灿灿的一大片。相应的,八旗军的正黄、镶黄两旗也得到了新的黑色战袄。陈记八旗变成了正黑、镶黑、正红、镶红、正白、镶白、正蓝、镶蓝等八旗。并且以两黑旗为首。

在辽西走廊的这一片黑土地上面,一条五色的长龙在滚滚向前。骑马步兵、骑兵、八匹马拉着的3寸青铜大炮,还有赶着马拉的四轮大车的辎重兵辎重兵只有少量的士爵、士兵或八旗,主要的构成是高丽兵、旗奴和农奴。

如今的北明军在数量上又有了大幅的增长,从八万人增加到了十二万人。其中海军占了四万,包括南北洋舰队,新开办的海军军校,各个海军要塞的守军。陆军则扩充到了八万,还是分成士爵和八旗两部分,士爵军又分为上、中、下三军和一个骑兵师、一个近卫师,共四万八千人。八旗兵合计是三万,其中两黑旗、两红旗人数较多,有四千人,另外四旗只有三千五百。另外还有两千人则属于各个机构和陆军军校的。

虽然士爵军和八旗军属于两个系统,但是在作战行动中往往会给一个士爵军的军配属一旗轻旗兵。此次随陈德兴出征辽西的中、下两军就配属了两白旗一共七千八旗兵。另外,八旗军的两黑旗和两蓝旗则士爵军的骑兵师组成了一个骑兵军。中、下、骑三军合计五万五千战兵。另有充当辎重兵的高丽兵、旗奴兵和农奴兵同样也是五万五千人,合在一起就是十一万大军。随军行动的各种辎重大车超过两万辆,动员的战马、挽马更多达二十万匹

此外,北明海军北洋舰队也全力出动,一方面压制渤海湾内残余的蒙古水军;一方面也负责向辽西输送辎重补给。

至于并未出动的北军陆军上军和八旗兵的两红旗还有南洋舰队,也都各有任务。或是控扼东南沿海保卫台湾府;或是驻防沈阳府、辽阳府,防止蒙古人从北面南下;或是驻守在海河岸边的塘沽城,负责牵制燕云行省的蒙古军队。

整个北明的战争机器,在经过了将近一年的准备之后,在这个秋天终于将马力开到了最大

和以往的几次行军不同,这次出兵是全员配属了车马,理论上可以全体乘骑行军。在实际的行军,为了节省马力,所有的骑马步兵全部牵马步行,随身携带的补给和盔甲则由马匹驮运。即便如此,也大大减轻了步兵在行军中的负担,进军速度也因此大大加快。每日行军里程达到了八十里左右。

大军是八月十八日从明都出发,沿靠近渤海湾的官道一路向辽西挺进。而辽西的蒙古人在一年多前的庄水之役后就收缩了防线,撤到了榆关以西的滦平路。同时还迁走了在辽西走廊上开垦种地的少量汉人。

蒙古治下的辽东虽然没有什么汉人,但是在地形狭长,不大适合放牧的辽西走廊还有辽西山区的某些山谷之中,却还生活着一些汉人的。庄水战后,蒙古在辽东半岛上的统治崩盘,辽西方面也撤的匆忙,只撤走了辽西走廊上的汉人、蒙古人,却遗漏了辽西山区。那里的汉人和野生女真,算是过了一年没有蒙古人压在他们头上的好日子。

至于“明王降世”、“庄水大捷”和“大明龙兴”的消息,也好像长了翅膀一样,风也似的传遍了辽西山区。而辽西山民,因为被蒙古人欺负苦了,因而大多是倾向新兴的明王。

而且,塞外之地几百上千年来都是新兴完爆老旧,昔日女真崛起,以满万之兵就打爆了称霸塞外草原两百多年的大契丹,还顺手扫了大宋半壁江山。后来蒙古兴起,同样势如破竹打爆了女真的大金,据说还一路扫荡到了极西之地。如今大明又龙兴辽东,声势之大犹在昔日女真、蒙古之上

辽西的汉民和女真如何不知道从龙建功这档子事情昔日女真、蒙古崛起的时候,都是迅速吸收了大量的附庸部落,在短期内壮大的。而那些从龙较早的部落之民,哪一个不是得了丰厚回报如今这样的好机会又生生摆在了辽西山民面前,哪家的儿郎要是错过了,那可真是上对不住祖先,下对不起子孙了。

所以,当陈德兴的大军浩浩荡荡开进辽西走廊之后。每日都有好几百带着刀弓乘着马匹的辽西精壮来投,不少还是父子兄弟齐上阵。

这些辽西地头蛇的到来,不仅给陈德兴带来了兵力补充,而且还带来了极为珍贵的情报。

部队用饭并大休息的时候,一个名叫张安忠的中年汉子和他的四个儿子,君安、君泰、君山和君宝,一起被带到了陈德兴的中军。张安忠自称是辽西山民,世代务农,同时又兼行商,常往辽西山区北面合撒儿兀鲁斯的份地去同蒙古牧民交易。

“禀告大王,小的和四个儿子刚刚从北面的草原上贩货回来,那边儿是移相哥大王的地盘,约有十多万蒙古鞑子。小的过去的时候,发现了点儿古怪。那里的蒙古鞑子已经将牛羊尽宰了,肉都用盐巴腌渍了起来”

“什么牛羊尽宰了”陈德兴一边吃着馕饼夹肉一边皱着眉头和左右说道,“这移相哥怎么回事儿牛羊尽宰,明年怎么办日子不过了”

随军的李翠仙哼了一声,道:“不是不过,是要南下吃咱们汉人的了牛羊走的太慢,若驱赶行军,日行二三十里算多的。若只带马匹大车,日行百里都是有可能的。只是屠了牛羊,到了来年春天却变不出牛犊子羊羔儿了”

第441章蛮荒之王六

一幅行军地图已经摊开在了陈德兴面前的草地上。刚刚从塘沽城调回来再任军师的张世杰单膝跪在地图旁边,用一根筷子在图上敲敲点点。

“大王,现在可以确定的就是合撒儿兀鲁斯的牛羊已经被屠尽了。不少往合撒儿兀鲁斯贸易的辽西汉人都是这么说的。至于蒙古东道另外三个兀鲁斯的情况就不知道了假设他们也都屠了牛羊,那么没有了牛羊拖累,他们的行军速度可达一日百里自鱼儿泊南下燕京不过两千里,有二十天就可以走到了”

李翠仙插话道:“东道四大兀鲁斯有近80万部众,便是去年损失了一些,也有不下70万众。动员的极限当在20万人,虽然大多不能野战,但是登城射箭却不成问题蒙古鞑子打小就拿软弓当玩具涉猎野兔,便是到了六七十岁,也依旧要每日拉弓。”

她是李璮的女儿,理论上还是塔察儿的外甥女,对蒙古东道的情况非常熟悉,还认识他们主要的宗王和将领,这便是陈德兴带着她出征的原因。

张世杰道:“20万蒙古战士若入了燕云,分守城池可就麻烦了忽必烈的燕云大万户府下还有近六万人可用。且在我军登陆塘沽之后,燕云诸城都加固了一番。若守备充足,只怕一时难以攻拔了。”

张世杰一直守在塘沽,不断扩建城池,招募流民,一年多来也颇有功劳。对于燕京周遭的情况,也算熟悉。忽必烈的主力虽然已经撤走,但是还留了大将兀良合台和宗王合必赤统军驻防,原先东平路严家、归德路邸家和郭侃、薛军胜等四路汉军,也都被部署在了燕京路。如果再和东道四王合兵,还真是不大容易对付。毕竟陈德兴带着西征的战兵不过五万五千,即便算上塘沽方面的部队,陆上的武力也就是六万。

所以让蒙古东道四万的兵马入燕云并不是什么上策,只不过比任由蒙古四王的部众在金莲川草原过冬要强因为四王的七十万部众在渡过冬季后,整个东蒙古和辽北天大地大,就能任由他们来去了。

而忽必烈和李璮的战争,也极有可能在明年春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