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2(2/2)
混混们都守在门外,光线幽暗的明尊堂中,就只有刘孝元和墨影娘二人。
“刘秀才,今日来吾明尊堂所谓何事是要入伙,还是要办事”墨影娘低沉着声音问。
刘孝元一叉手,笑道:“实不相瞒,在下是御前霹雳水军都统制陈太尉的朋友,今天是受他所托而来。”
“可是陈德兴”浅露遮掩下的面容滑过一丝诧异。
“正是。”刘孝元一笑,摸出一叠盐茶引子双手奉上,“墨明使,这是我家太尉的一点心意,万望笑纳。”
宋朝实行盐茶专卖,盐茶引子就是向官营的盐茶务购买盐茶的票据,价值可比会子高多了,因而常常被用来当成大额支付的工具。起同样作用的还有僧道度牒,不度牒数量稀少,容易追查来源,不似盐茶引子发放众多,根本无法追查是从哪儿来的。因此蒲寿庚给刘孝元准备的是价值3000贯铜的盐茶引子。
“一点心意”这位光明女使嗤的一笑,轻轻抚摸着厚厚一叠盐茶引子,“这点心意怕是值两三千贯铜吧刘秀才,明说吧,要我们明教做什么活杀真金还是杀郝经”
“都要杀事成之后再给6000贯。”
“这些盐茶引子可不够”墨影娘的语气冷了下来,“郝经住在礼部礼宾院中,皇城使司衙门的人一天十二个时辰不离左右,连只苍蝇都进不去”
“够了”刘孝元胸有成竹地笑了笑,“因为你们的人不必潜入礼宾院,只需要在礼宾院外的大街上下手而且你们的人不需要去和皇城使司衙门的军士交手。”
“不交手怎么杀难道那些当兵的会眼睁睁看着我们的人去取了真金和郝经的性命”
“用天雷,整整一马车的天雷”
“好”墨影娘忽然放沉了声音:“可是我不相信你和陈德兴是朋友”
刘孝元哈哈一笑,道:“那某家就让墨明使相信墨明使可认得陈太尉”
墨影娘轻轻点头,“只是远远见过。”
“这就好办,待陈太尉到了行在,某家就带你去见他。”刘孝元一顿,认真地看着墨影娘,“墨明使可随某家一同去见陈太尉,不过陈太尉是不方便亲自和你谈刺杀真金之事的。”
第240章明教
约好了下次见面的时间地点,这位名叫墨影娘的光明使者便将刘孝元送出了宅门,目睹后者坐上马车离开后,也转身上了一辆毫不起眼的驴车。
此时,天色已经黯淡下来了,楼阁林立的临安城失去了夕阳沐浴下的那种温暖的色彩,看起来就像一幅褪了色的画,少了几分诗意,但是却更加真实了。
驴车缓缓行驶在临安的小巷当中,走的是如羊肠一样的小道,交叉错落,弯弯曲曲,道路两边都是拥挤的不像话儿的木结构楼房。矮的也有三四层,高的都有七八层木结构的房屋竟可以建的如此之高,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不过这样的奇迹,在临安城的御街两侧和临安城东北区域,却是随处可见。前者是临安的商业中心,寸土寸金,商家自然喜欢起高楼了。后者是临安的普通民居所在,住在这里的多少平民百姓或殿前三衙禁军的家眷。他们买不起宽敞的地皮,就只能让房屋向空中发展。房子自然越建越高了。
楼虽然起得很高,但却少有坍塌的。因为这一带楼房都是没有院子土地太贵,院子成了奢侈品,楼宇挨着楼宇,一排排房子都肩并肩靠在一处,互相支撑帮扶着,所以不大容易倒塌,倒是非常容易着火。
驴车就在这好似迷宫一般的巷子里面绕来绕去,闪过一排木屋,眼前豁然开朗,密集如林的木楼之中,竟然出现一座青白色的庙宇。
庙宇不是很大,和常见的黄墙朱瓦不同,这庙是青瓦白墙,叫人见了后自觉生出清静庄严的感觉。寺庙的门楣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大字:“大云寺”。
驴车就在大云寺前停了下来,墨影娘下了车,原本紧闭的寺庙大门突吱呀呀开了条缝。里面探出了个和尚,看了墨影娘一眼,没有说话,就将大门又打开了些。墨影娘闪身便进了寺庙,大门随即合上,门外的驴车也慢悠悠开动,转眼就消失在了弯弯曲曲的小巷当中,好像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样。
明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特色就是喜欢假托其他宗教之名传道。在西方,摩尼教和基督教结合,成为基督教清洁派。而在东方,明教又和佛教结合,打着佛教的名义传道,摩尼教的神祗也称“先意佛”,“夷数佛”,有时候也将弥勒佛和摩尼合一。
而明教在中国的寺庙早期多称“大云光明寺”,在唐朝禁止明教传播之后,幸存下来的明教寺庙多隐去光明二字,只称大云寺。
因为有明教背景,这座位于临安的大云寺是颇为低调的,寺庙位于临安城内的平民区,五方杂处,环境甚是喧闹。寺庙的建筑也颇为朴素,白墙青瓦而已,也没有什么塑了金身的佛像,大殿中只有一尊佛教化的大明尊。
庙中的香火也不甚兴旺,只有周遭的平民会来烧香祈愿,大多也不知道这里是“魔教”寺院,只当是来拜佛。庙里面有度牒的和尚只有一人,是这里的主持僧,俗家名姓墨,法号却颇为奇怪,叫“顶天”。人称顶天和尚,长得却是白白净净,个子中等,一点没有顶天立地的气概。若不是剃光了头,倒是像个白面书生。
墨影娘到来的时候,顶天和尚正在禅房里面吃饭,没有什么大鱼大肉,就是几个素菜,一小碗米饭。
“爹爹。”墨影娘摘下了浅露,露出的是一张清丽脱俗的俏脸,比起李翠仙、宝音也毫不逊色,只是多了几分不食人间烟火的圣洁气质,恍若就是从天而降的圣女。
这和尚便是她的亲爹,也是明教教主之一。之所以是之一,那是因为此时的明教并没有一个总坛。什么光明顶、黑木崖的都是没有的。整个明教分成了无数个碎块,教主车载斗量,光明使者更是多如牛毛。这位墨大教主其实就是临安府明教的头头,那位给了蒲庚寿日月令牌的方明使则是泉州明教的人物。虽然明教的各个山头并不统一,但是互相之间还是有几分香火情的。
顶天和尚抬起头,看见墨影娘便笑了起来,“影娘来了,还没有吃饭吧就陪为父一起吃吧。”
“爹爹,您看这是什么”墨影娘取出一叠盐茶引子双手递过去。
“这是”和尚见到了如此一笔巨款,自是又惊又喜,“这么多影娘,你莫不是劫了哪里的盐茶务了吧”
墨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