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他从末世来 > 分节阅读 858

分节阅读 858(2/2)

目录

进清真寺的规矩大概哪里都一样,脱鞋,长袖长裤,女性要把头发包起来,非祷告时间。三大宗教唯有伊斯兰教的殿堂内部空空如也不设任何雕像,唯有透过大大小小窗户的阳光洒满全寺。如繁星点点。

从上到下整个清真寺充盈着各式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纹样,真说不清这到底是繁华还是简朴。作为国家清真寺,这里的规矩更加严格,非信徒只能从侧门进入,但可以从正门离开。某种意义上说伊斯兰教还真是缺乏包容万众的魄力。

本是人造之物,何必强借神意立下种种自以为是的规矩。从蓝色清真寺出来已经快一点了。本来决定去对面的索菲亚大教堂,看了看颇有华国风范的排队阵形,决定还是先去考古博物馆转一圈避开高峰,没想到一转就直接到下午五点半闭馆了。

这种各家文化屡屡冲突之地果然随便一挖就是宝藏。这里的藏品基本只到罗马时期为止,就已经塞满了三层半楼。不过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土耳其也没少遭掠夺,经常在展品介绍上看到“原物藏于大英博物馆”。

“这一套中另外两件现在藏于柏林”之类有点咬牙切齿的话语。首先是摩索拉斯王陵前的石狮,昔日的世界七大奇迹如今只有若干雕刻流传于世。亚历山大像,小亚细亚最伟大的占领者当然希腊罗马雕像在美国各大博物馆也不罕见。

而这里的特色之一则在于美轮美奂的石棺。最有名的两尊,一尊以亚历山大石棺为名,不过只是描述了亚历山大征战的场景,并不是亚历山大下葬的石棺。另一尊名为悲泣的妇女,一阳刚一阴柔,一豪放一哀伤。

还有许许多多别的石棺,每一具都值得称赞一番。别的值得惊叹的收藏还包括巨幅的马赛克。比起金银闪耀珠宝点缀的文艺复兴时代,果然还是于朴素的材质上尽心打造每一个细节的古典时期更得云落心。恨不复往昔啊

逛了近5个小时后出来。大部分可去之地都关门了,于是当天最后一站是四大俗地之三──地下水宫。本来该建造目的只是单纯的水库。某危机意识极强的罗马皇帝给其附加了避难所功能。虽然他本人倒似乎没用到。

后来奥斯曼入侵时许多基督徒真就躲在这里听着头顶的马蹄声逃过了一劫,也该感谢当年罗马皇帝的未卜先知吧。地宫结构很简单且单调,然而效果是震撼的,简直就是hantooftheoera里面剧院下的地下暗道重现。

观毕,晚饭,去youthhoste打理好住下。正好看到前台有dervishwhirg的广告,粗鄙如云落以为是肚皮舞一类的艳丽东东,看看25t也不算贵,于是欣然买了半小时后的票。结果才发现这是神圣的宗教仪式,罪过罪过。

还好似乎也是很有名的演出。不算白来一趟。首先是一大段民族音乐的演奏,带半音的五声调式很有日式风格,然后四位阿訇出场,一色的黑袍高帽,意为坟墓。退下黑袍,又是一色的白色长裙,意为死亡。

然后演出开始。整个演出其实很单纯,就是这样一直转,左手朝天,右手朝地,几分钟后退回两侧默默地听唱一段古兰经,然后又开始转,队形基本都没变过。据说这样转的过程中灵魂就能飞升,得以接近安拉沐浴神恩,大概也是仅流传于土耳其的方式了。

若通神之路竟如此容易,又岂不让人平生羡慕之心。左手欧洲,右手亚洲伊斯坦布尔宿:rdiahoehoste土耳其与海相当有缘,黑海、马尔马拉海、地中海、爱琴海。

自以不同的风格拥抱着大地。而蜿蜒曲折的海峡也将伊斯坦布尔分成了三块,东西以博斯普鲁斯海峡为界,东侧又被金角湾分成了南边的老城与北边的新城。初见博斯普鲁斯海峡是在昨日的老皇宫,左手欧洲,右手亚洲。

尽管只是人为的划分仍值得兴奋一通。数千年前宙斯化身公牛带着欧罗巴越过此海峡,成就了欧洲日后的辉煌,于是碧蓝而深邃的海峡从此变得柔情万种。本以为天气已经够阴霾了,没想到这居然是云落在伊斯坦布尔的三天中天气最好的一天。

翌日,一早来到金角湾边的渡口。连接欧亚两侧的交通有公共渡轮,由于过于实惠以致于游人纷纷涌入,已经完全变成了观光游轮。开船之前在渡口附近闲逛了一圈,金角湾两侧满是垂钓的人群。回到渡口时已是阴云密布浊浪排空了。

对面是伊斯坦布尔的上船之后更是雾气沉沉。没一会儿下起了小雨,但即使天色阴沉至此仍难掩水色苍翠。船程一共一小时余,却也一路风景不断。古旧的清真寺和背后在伊斯坦布尔难得一见的高楼,在更古老的海峡边上一并沉默着。

完全欧化的新皇宫,用白色大理石堆叠出的梦,更接近于云落心中的欧洲形象。岸边还有各式各样的豪宅。伊斯坦布尔号称拥有世界第三多的亿万富豪。虽然整个看不出多么富丽,一排排的海景别墅还是暴露了其奢华的本质。

船行至博斯普鲁斯海峡最窄处,两岸之间只有700米,海浪拍击船的声音似乎也大了一番。欧洲一侧的海岸线上出现的便是ruicaste。奥斯曼帝国最后占领君士坦丁堡,位于博斯普鲁斯咽喉的此处据点可谓功不可没。

因而即使建成后不久就被弃用,也一直被土耳其人精心修缮着,保存至今。城堡背后是当年的欧洲第一长桥,而后渡轮也将徐徐驶向终点。坐公交沿海岸线一路往回走,半路拐进了刚刚看到的新皇宫。20t,国际学生证只要2t,还真给学生面子。

与住过二十余位苏丹的老皇宫相比,花费了35吨黄金才建成的新皇宫却仅仅住过六位苏丹就被匆匆废弃。好在奥斯曼帝国的分崩离析并没有摧毁这座连绵数百米的巨型迷宫,土耳其共和国的创始人继续选择了在此终老。

而现在新皇宫的警备森严让人怀疑仍有达官显贵居住于此。白色的旅程自入口处的钟楼开始。从两道大门起就让人觉得显然更有皇宫的感觉。一个临海的小花园,有座同样玲珑的喷泉,之后是一重重的殿宇,顺着海岸线铺开。风从博斯普鲁斯海峡拂过。挟着冰冷的雨点与细碎的浪花,猛地敲打在身上。惊起一阵寒颤。

宫殿内部必须跟导游走,等待下一拨的时间里遂在花园里闲逛打发时间,顺便远眺海峡。有一所房子,虽然面朝大海,却未春暖花开。理论上宫殿里是不能照相的,不过云落肯定不是唯一一个时时尝试偷拍的人。

里面也有为数不少的藏品。但最大的珍宝还在于建筑本身。惊叹从大使厅开始,天花板上全是金叶铺就。然后是楼梯间,支撑栏杆的柱子全是水晶制成。最后的最后,大宴会厅,天国般宏大的气势让人顿感渺小。豪华得简直过分。

说是全欧洲最壮观的殿堂应该也不为过。一百多平米的整幅地毯,八层楼高的立柱,世界上最大的水晶吊灯,任何一个角落都被壁画和饰样塞得满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