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 > 分节阅读 148

分节阅读 148(2/2)

目录

凌传青得意道:“教官,没有困难,您也不可能派我老凌去啊,在困难,我老凌也担下来了”

张毅点点头,说道:“好小子,我看中的就是你这股锐气跟狠劲,这样,我允许你从苍狼中抽调两个支队,同时,从二三四三个师以及武装警察中在抽调两千人,分批赶赴台湾,抵达台湾后,迅速集结,与刘永福大人合并一处,共同抗日”

谭峰在一旁说道:“教官,我感觉我们组建志愿军,应该最好是成建制的抽调,连同军官一同抽调出来,这样便于指挥,也容易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张毅点点头,说道:“老峰,你说的有道理,那就在三个师中抽调五个营出来,再加上两个苍狼支队,一共两千五百人赴台”

吴佩孚沉思一会说道:“教官,那我们的武器给养怎么处理,台湾那边肯定很困难,只怕弹药供应他们自己都难以满足的了,我们一下子过去这么多人,武器弹药的供应将会存在很大问题。”

张毅看向李明久,问道:“李将军,现在刘大人目前还控制着台湾的哪些区域”

李明久答道:“将军大人,目前我家刘大人仍然控制着嘉义、台南、高雄等台湾西南一带,其余地区整个台湾北部都已经陷入日军之手,东南部势力交错,如今基本上日军与我们都难以插手进去。”

张毅点点头,说道:“那你们刘大人如今靠着哪里的前支撑作战”

李明久答道:“如今我们打仗的钱都是台湾当地的军民捐献的,嘉义、台南、高雄三地衙门的财政非常至少,根本难以支撑大军作战。”

张毅点点头,说道:“好,为了台湾,本官也豁出去了,以后两年内,我将每年拿出至少一百万两白银支援你们作战,未来需要的枪支、弹药,全部都有奉天供应,咱们尽快将台湾完全收复回来,你回去之后,告诉刘永福大人,未来真的将日军全部赶出台湾后,本官将极力保荐他作为台湾省巡抚,主管台湾军政事务”

李明久大喜,说道:“卑职在这里多谢将军大人了,卑职代台湾数百万军民谢过将军大人。”

张毅说道:“如今台湾的高雄港乃是一个天然的港口,我希望刘永福大人在完成对台湾的收复之后,将这个港口的使用权转让给奉天将军府,以便让我为朝廷训练一支海上雄师,未来包围疆土,这件事情,我将休书一封给刘永福将军,还请将军代为转交。”

李明久一愣,继而说道:“将军大人,此事事关重大,不是卑职能够做主的,不过卑职原为将军大人从中斡旋,咱们大清的水师如今出了北洋之外,福建、广东、南洋都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了,未来再要发生大规模战争,朝廷根本不足恃,将军大人一心为国,刘大人一定会予以大力支持的。”

张毅点点头,说道:“这也没有办法,如今大清的所有军港几乎都已经为四大水师瓜分完毕,占据着地方,却不整军强武,实在是让人无奈的很,不过作为军人,我不得不预为之所了,咱们不能在眼看着中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既然四大水师不足峙,那我们就另起炉灶”

在座的众位将领听得心花怒放,我们要建设海军太好了,有了海军以后,我们就可以再也不是在陆上称雄了,终究有一天,咱们哥们炮舰动向,一举杀到日本老家去

张毅说道:“子玉,如今徐怀瑾暂时整顿黑龙江军务,无暇顾及奉天的防务,就由你先坐镇总参谋部,这次抽调各师的人马,由你全权负责,一定要给他们配备好人马,弟兄们去了,可是没有后援的,不能叫他们枉送了性命。”

吴佩孚点头答应。

张毅接着说到:“传青,大的方向都已经定下来了,我允许你在挑选一位将领做你的副手,不过你只能在团职将领里面选择。”

凌传青沉声道:“那就甭选了,还不如直接叫张恩远跟我一道去呢”

张毅笑骂道:“你想得到美,如今张恩远负责整个苍狼,你把他给我要走了,那苍狼怎么办”

凌传青挠挠头,说道:“那好吧,那就选我的旅下面第十二团的团长徐树铮吧,这个小子满肚子都是阴谋诡计,跟着我过去绝对是一个好参谋”

张毅点点头,说道:“好,同意你的要求,其他部队也有你提出要求,提请到总参谋部,由子玉下令抽调”

张毅顿了顿说道:“这次,咱们连聂提督仇,在我们苍狼的仇要一起报了,传青,给我狠狠的修理那群小鬼子”

318第318章一从大地起风雷

西元一七年冬十月二十五日,饱经沧桑的中国终于冒出了第一线曙光。

广州、长沙、北京、盛京的四大报纸在同一天正式发刊,大力宣扬维新变法主张,请求朝廷效法西方,推行新政,富国强兵。

广州的梁启超在强国时报上发表了论维新变法之根据。

法何以必变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昼夜变而成日;寒暑变而成岁;大地肇起,流质炎炎,热熔冰迁,累变而成地球;海草螺蛤,大木大鸟,飞鱼飞鼍,袋鼠脊兽,彼生此灭,更代迭变,而成世界;紫血红血,流注体内,呼炭吸养,刻刻相续,一日千变,而成生人。藉曰不变,则天地人类并时而息矣。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贡助之法变为租庸调,租庸调变为两税,两税变为一条鞭;并乘之法变为府兵,府兵变为彍骑,彍骑变为禁军;学校升造之法变为荐辟,荐辟变为九品中正,九品变为科目。上下千岁,无时不变,无事不变,公理有固然,非夫人之为也。为不变之说者,动曰“守古守古”,庸讵知自太古、上古、中古、近古以至今日,固已不知万百千变。今日所目为古法而守者,其于古人之意,相去岂可以道里计哉

今夫自然之变,天之道也;或变则善,或变则敝。有人道焉,则智者之所审也。语曰:“学者上达,不学下达。”惟治亦然:委心任运,听其流变,则日趋于敝;振刷整顿,斟酌通变,则日趋于善。吾揆之于古,一姓受命,剙法立制,数叶以后,其子孙之所奉行,必有以异于其祖父矣。而彼君民上下,犹瞷焉以为吾今日之法吾祖,前者以之治天下而治,薾然守之,因循不察,渐移渐变,百事废驰,卒至疲敝,不可收拾。代兴者审其敝而变之,斯为新王矣。苟其子孙达于此义,自审其敝而自变之,斯号中兴矣。

汉唐中兴,斯固然矣。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言治旧国必用新法也。其事甚顺,其义至明,有可为之机,有可取之法,有不得不行之势,有不容少缓之故。为不变之说者,犹曰“守古守古”,坐视其因循废弛,而漠然无所动于中。呜呼

可不谓大惑不解者乎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伊尹曰:“用其新,去其陈。”

梁启超乃是清末民初的第一巨笔,文采盖世,文章一处,震动朝野,喜欢者,爱不释手,日夜析读;厌恶者,破口大骂,辱及家人三代,言其忘祖宗之根本。

紧随其后的是谭嗣同在长沙时务报上,亦是刊载维新通议。

“仁”从二从人,相偶之义也。“元”从二从儿,“儿”古人字,是亦“仁”也。“无”,许说通“元”为“无”,是“无”亦从二从人,亦“仁”也。故言仁者不可知元,而功用可极于“无”。能为仁之元神于〈无〉者有三:曰佛,曰孔,曰耶。佛能统孔、耶,而孔与耶仁同,所以仁不同。能调〈变〉联融于孔与耶之间,则曰墨。周秦学者必曰孔、墨,孔、墨诚仁之一宗也。惟其尚俭非乐,似未足进于大同。然既标兼爱之旨,则其病亦自足相消,篕兼爱则人我如一,初非如世之专以尚俭非乐苦也。故墨尚俭非乐,自足与其兼爱相消,犹天元代数之以正负相消,无所于爱焉。墨有两派:一曰“任侠“,吾所谓仁也,在汉有党锢,在宋有永嘉,略得其一体;一曰“格致“,吾所谓学也在秦有吕览,在汉有淮南,各识其偏端。仁而学,学而仁,今之士其勿为高远哉盖即墨之两派,以近合孔、耶,远探佛法,亦云汰矣。吾自少至壮,偏遭纲伦之厄,涵泳其苦,殆非生人所能任受,濒死累矣,而卒不死。由是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