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2/2)
只有在一些普天同庆的传统节日,例如元宵节、春节等佳节的时候,官府才会暂停宵禁。别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一到酉时,便开始禁止人们在街上转悠,但如有疾病、丧事的则可以例外。
每到酉时,城门便会关闭,各交通要道也会竖起栅栏,由兵马司巡哨、衙门的衙役看守,不得随意通行。如有违反,那可真是要被打屁屁的。
不过,朱平安显然已经不在此等限制之内了。他现在已经是高墙卫的指挥同知,货真价实从四品的武官,再加上有路振飞亲自颁发的腰牌,自然是一路通行无阻。
到得巡抚衙门的后门,已然有仆役等在这里,将张二狗等亲兵引到侧院歇息等候,一名老家人则是将朱平安直接请到了路振飞的书房。
路振飞官声不错,为官清廉。抵达凤阳之后,便一直居住在巡抚衙门的后院,这是专为历任巡抚预备的一座三进三出的大宅院。但路振飞却只带了数名家人前来赴任,家眷都还留在京城。明眼人都知道,以路振飞的圣眷,这便是要大用的前兆,下一步指不定要到哪里做封疆大吏。
路振飞一袭布衣,头巾束发,正在书房中挑灯夜读,听到脚步声,知道是朱平安前来,没有抬头,径直指了指书桌对面的位置。
书房中的这张小几,明显是刚刚放到这里的,朱平安苦着脸进房,冲着路振飞深深一揖。随即便将手中的一个包裹放在路振飞的书桌上。
路振飞这才抬起头,看看哪个包裹,“这是何意”
朱平安的额头上已然冒汗,又是一揖,“回大人的话,此乃是束脩六礼”
路振飞顿时笑了,将书卷放下,把包裹打开,竟然是捆扎的整整齐齐的六份礼物。芹菜、莲子、红豆、桂圆、干瘦肉条等一样不缺。
“哈哈”路振飞爽朗的大笑起来,就连跟在朱平安身后的老家人都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看来你还真是没少下功夫啊怎么,还打算给本官行入泮礼不成不过近日本官这里可是没预备香案、金盆之类的东西啊”
一席话说得朱平安傻了眼。临来之前,他虚心请教了麾下的唯一一名知识分子,光荣的举人老爷阴世纲。阴世纲琢磨了大半天,才想起这么一个礼仪。朱平安连童生的身份都没有,以启蒙的孩童身份拜师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可怜的阴大老爷只能想出这么一个办法,权当朱平安是童生,依照童生入学的礼仪来参拜路振飞,总算符合礼制,不至于失礼。
看着朱平安尴尬无地的表情,路振飞忽然间觉得很有趣。认识这个少年也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了,居然还是头一次见到他吃瘪的情形。这样才对,这样才是一个十五岁少年该有的样子啊
路振飞忽然想到了自己远在京城就读的长子,他和朱平安也是一般的年纪。自己出外就职,却是少了亲身教导的相处机会,看到朱平安,路振飞心中不由得满是暖意。
“罢了”路振飞挥挥手,招呼朱平安坐下。老家人捧来了笔墨纸砚,放在朱平安的面前,倒好一杯茶,随手关上房门退了出去。
“你有些误会本官的意思了。本官可并没有说要将你收为弟子,你有何必弄出这么许多的虚礼呢”路振飞缓缓说道。
朱平安站起来,“大人虽如此说,但毕竟是在指点平安,平安无以为报,只得以师礼侍奉大人”言下之意便是挑明,不管你路振飞收不收我朱平安,反正我是把你当做老师了,不管以后发生什么事,有麻烦我就报你的名号
路振飞呵呵一笑,他也没想到朱平安居然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倒是隐隐有胁迫的意思。路振飞倒是没有反感,反而对朱平安的急智颇为欣赏。
“如此说来,本官倒是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只是平安一番心意,全仗大人栽培”
路振飞点点头,倒是没有过于纠缠这个事情。和段喜年的一番夜谈,是他充分了解了唐王一系很多的私密的事情。朱聿键的悲惨经历让他为之侧目,同时又是真心的感佩他的勇气。
朱平安在最近这段时间中展现出来的勇气和胆识也是他格外欣赏的。更何况,朱平安的启蒙老师还是自己的至交好友木严梓,太多的秘密笼罩在眼前的这个少年身上,吸引着路振飞一路探究下去。
基于这些个原因,路振飞做出了这个教授朱平安的决定。
一时间恍惚,竟然连朱平安换了对自己的称呼都没察觉到。
“先生,您看,咱们是从哪里开始”
路振飞清醒过来,略略思索了一下,决定还是从摸一摸朱平安基础入手。
朱平安跟随木严梓就学数年光阴。期间是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教材开始的,基础打得还算牢靠,面对路振飞的提问,总算是回答的中规中矩。
之后,便是论语、中庸等经史子集,这些书籍,在后世,朱平安在大学时便潜心研读过,加上今世木严梓的教授,可以说是理解的比较透彻,路振飞的考校也不算深奥,两人算是相得益彰。
半个时辰之后,路振飞仔细考虑了一下,将手边的经史子集等书籍推开,而是从书架上抽出两本书。朱平安扫了一眼,发现竟然是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
路振飞拂去两本书上的灰尘,笑着对朱平安说道:“这还是万历年间的手刻本,当年进京赶考时,在旧书庄中淘到的。思来想去,你是武人,穷经皓首对你来说却是没有什么意义。本官观你在军务上倒是颇有心得,你我便从这两本书着手,互相探讨一下吧”
朱平安却是清楚,路振飞的确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官。
崇祯十六年,路振飞奉旨巡抚淮扬,总督漕运。此时已经到了大明王朝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任命路振飞总督漕运,控制两淮,可见崇祯皇帝对其的信任。
而当时,淮扬作为大明疆域内的重要产粮区,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李自成麾下部队已经紧逼淮阳一线,为保护淮扬,路振飞在两淮招募散兵游勇,组建起一支地方武装,名为“义勇军”。
淮扬的豪强士绅纷纷响应,分别以各自壮丁加入到义勇军序列,与此同时,还有大批儒生在路振飞的号召下,脱下儒服,换上戎装,成为义勇军中的一员。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