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3(2/2)
萧铣浑若无事地下令,隋军沙船继续有条不紊的撤退。也有将校质疑高句丽板屋船都有桨橹可以划船、短距离爆发航速比隋军沙船快,下午的时候肯定可以追上。萧铣也不以为意,继续全速前进,把高句丽人往深海引诱。
他的想法很简单,划桨船就算是封闭式船舱,但是抗风浪性肯定不如远洋海船,就算黄海的浪不算高,只是暗涌多。那么只要把交战战场引诱到深海,对于隋军就是有利的。而且隋军船队全靠风帆行驶,士卒在形势中耗费的气力不多。可以歇力养精蓄锐。而高句丽人要想追上,肯定要下死力气划船,如此一来连着划桨两个时辰后,相信高句丽水师中的划桨手们体力都彻底废了。到了交战的那一刻。定然无法再客串战兵使用。
二十里外,高句丽水师船阵中,高句丽宗室高成武满面阴鸷之色,恨恨地看着远处正在逃窜的隋军水师舰队,恨不能飞身越过这段距离,直接与隋将搏杀一番。
高成武是数月前在浿水河畔被隋军战船上伏弩射杀的映出啊阳侯高建的儿子,也就是当今大王高元的侄儿。自从听说这路隋军水师的领军将领是来护儿麾下行军司马萧铣、与鹰扬郎将周法明之后,高成武便很是激动。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那几个暂时受他节制的水师都统劝他持重他也不听。只想集中全力把萧铣的兵马杀光。
“大帅,水战不比陆战,今日大军帆桨并举,已经划了一个多时辰了,便是两班桨手轮换,也已经乏力,再这么赶下去,只怕赶上了也要缺额数成可战之兵啊。”
这是其中一道水师都统在劝说高成武,眼见地这水师都统也是草包,只知道从体恤划桨手的体力方面认识追击的不妥,却没有看出战船的海况适航性问题。如此浅陋的理由如何说服得了高成武自然是招来了一阵斥责。
“大胆你这匹夫,莫不是怯战么乙支莫离支授某剑印,都统沿海诸军劫杀宇文述残部归国之途,如此重任,岂容在这萧铣身上浪费太多时日若是被他窜入深海,后患无穷,便唯你是问么”
那水师都统自然只有唯唯诺诺的份儿了。心中则是哀叹这高成武是统帅陆军出身,只是此刻被乙支文德授权了协调沿海围剿诸军,手下原本就有七八万陆军精兵,所以水师也要被这个外行管着,今日一战,只怕伤损不小了。
高句丽人不恤体力,狂划猛追,不过个把时辰之后,已经缩短了超过十里距离,而追赶之中,双方船队也已经行到了皮岛以南五十里的海域,若是论与朝鲜半岛大陆的距离,则拉大到了八十多里。
高成武焦躁之中,突然心头袭来一阵狂喜因为他居然看到那些隋军水师开始降帆转向、结阵摆出备战之状了。是隋人知道逃不掉,所以把最后的时间用来结阵收拾队形了么
“快冲上去把这些隋人全部干掉全部战船迫上去,穿插到隋军船阵之中,就近开舷窗放箭压制本帅今日便要报了父仇。”
“大帅,隋人战船虽然不利箭矢互射,却居高临下,要小心隋人接舷跳船厮杀呐。数月前姜都统便是被隋军用床子弩以链矢扎入船体困住、随后被隋军登船砍杀而败的。”
“怕什么今日本帅麾下怎么也有三五万陆战精兵,都是精锐虎熊之士,隋人不跳船来送死便罢,若是敢来,某的大斧早就难耐了。全速杀上去”
隋军船队中,郎将周法明打完旗号,让三百艘战船全部收拾停当、掉头迎击。做完这一切,两军前锋之间的距离已经不足五里路了,周法明也才有空闲下来,见缝插针问萧铣一句:
“萧司马,为何此刻让船队掉头若是再往南引,至少还能赶出二十多里路才被追上,岂不是更容易引入深海么临时改变昨夜商定的战术,真是差点儿让末将措手不及。”
萧铣手头没有驼绒扇,只好拿了一柄倭国式样的纸折扇,对着天边遥遥一指:“黄海水深很浅,大部分地方都不过五六丈而已,离岸八十里和百里,又有什么差别只是深水之地常有,而好风不常有天边云动加速,自正西向正北转飘,这便是好风了。逮住这个当口,不是正好与高句丽人决战么。”
农历七月,还是台风季节,虽然台风的重灾区是天朝的东海与日本东部沿海,而朝鲜半岛并非台风多发地,但气旋与低压还是不少的。萧铣等的,便是这一刻,他赌的就是这个季节的黄海上,一天里总有那么几个时辰的乱头大风,就算他萧铣抓不住好风哪个点儿才来,但是只要抓住了拖延决战时刻的主动权,让自己能够握住这个机动,做得到把决战提前或者延后几个时辰再发生,就肯定抓得住最佳的战机。
“传令来整、秦琼、周绍范、冯孝慈。让他们各自带领本部军三十艘战船散开,准备包抄围堵敌军两翼。周郎将,咱便自领中军,依次出击便可。”
“末将这便去传令”周法明心中大为安定,回答得也很是干脆。
三百艘战船的隋军水师大阵,很快分成了三大块,中军仍然保持了一百五十艘以上的战船,掉头朝向正北;而两翼各自有六十艘战船驶出,拉宽了交战正面,并加速突前,那些战船上,是一个个立功心切或报仇心切的悍将。申时初刻,总数达到七八百艘战船之多的海上大决战,终于爆发了。
来整和秦琼处在左翼,两人共有六十多艘战船,迂回得很是深远,似乎是准备绕过高句丽前军,直捣腹心的架势一般。几个月前的那场水战,来整一开始杀得凶猛,结果后劲不济,车轮战中被换了下来,萧铣出了新计谋之后,却赶上让周绍范夺了头功、活捉了高句丽水师都统姜以式。
打那以后,来整心里就颇憋了一口气,时时刻刻想要反超。尤其是来护儿亲自在平壤城下先败后胜、靠萧铣伏弩射杀高建后乘胜撤退、回到大安郡那一役后,军中颇有一股暗流传说:来总管用兵似乎不如周副帅稳健,来少将军也不如周少将军善战这让二十岁都不到的来整如何忍得下去
今日一战,周绍范需要和新投效的冯孝慈搭档,俩人定然配合不熟,而且冯孝慈从来没打过水战,还是个旱鸭子,想来周绍范定然指挥起来不得其法。而来整自忖自己和秦大哥是配合了多年的,只要沉住气,夺得头功不在话下。
右翼果然比左翼先厮杀开了,是冯孝慈的队伍操船不够妥当,队形还没彻底展开,就直挺挺和高句丽军左翼偏师绞杀作了一团,很快周绍范的人马也被缠住。而后则是两军中军逐渐缩短距离、展开箭矢如蝗的对射,隋军的床弩链矢纷纷用上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