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将血 > 分节阅读 1050

分节阅读 1050(2/2)

目录

在赵石看来,军人只能靠国家供养,根本不能自己去赚取军资,一旦久了,不但军队会废掉,而且,这样的军队也会变得非常的危险。

他耐着性子将信看完,草原上的情势已经非常分明了,诸部联盟牢牢的占据了广阔的北方草原。

而他们的优势,是任何其他部族都无法比拟的。

他们背靠大秦,他们再也不怕风雪的侵袭,因为他们可以从大同或者河南地那里得到大秦的支持。

老人和孩子不用再忍受饥饿风寒,贵族们帐篷中的财富也在渐渐增多,牧民的生活也开始安定了下来。

一切的一切,都显示着,草原各部的兴盛就在眼前。

得到大秦封号的汗王们,在纷纷建立自己的汗帐,也更加积极的想要建立王庭,当然,这个希望很渺茫,赵石曾经许诺鞑靼人建立自己的王庭,但直到现在,也没有实现。

汗王们都在想,草原诸部联盟中是该出现一个王庭还是几个一起出现在草原上。

而且,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不会在短时间内完成,他们需要更多的部众,更多的战士,以及更多的牛羊马匹,也许直到一个部族从各部之间脱颖而出的时候,才会出现王庭吧

张峰聚在这一点上做的不错,他时刻的注视着草原各部的变化,甚至于没有半点流露出想要东进的意思。

不过他在信中提到,希望在剿灭乃蛮部残余势力的时候,参与进去,让他麾下的大秦精锐保持士气和战力,而战争才是最好的磨刀石,平时再多的操练,也及不上一场战争来的有用。

所以,他需要朝廷给他便宜行事之权,因为草原上的战事,从来不会有太多准备的时间,只要到了秋天,战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从来不会有个准确的日期。

赵石放下信笺,手指敲着桌案,大同那里的问题很多也很大,却需要柳世源上书朝廷才成,不能冒然干预,即便大同是他的领地,政事上,还需中书决断,在政事上,他也从来不会去冒充什么聪明人。

至于北方战事上的事情,他却是当仁不让。

下一个目标,一定是不亦鲁黑汗,不会有别人,要是便宜的话,消灭西辽,也是他非常乐意看到的结果,让那些契丹人见鬼去吧。

然后就是花勒子模,当然,在这之前,还是先解决掉东北那头恶狼才成。

赵石嘴角微微翘起,那头恶狼就快掉进陷阱里去了,只是可惜,女真人竟然跑了,还带走了那么多的百姓,不然的话,辽东的土地和人口,对于蒙古人来说,应该非常有诱惑力。

而今年蒙古人没有南下的原因,也就不太好猜了,一个是蒙古人因为前年的叛乱,损失惨重,缩在东北草原添自己的伤口,第二个就是辽东对他们的吸引力大减所致。

赵石现在其实很想知道,在前年的叛乱发生之后,成吉思汗的地位,是不是动摇了起来,因为这可不是他征服了乃蛮部,克烈部之后才发生的动荡,所以,蒙古诸部也远远没有另外一个时空中那么强壮,能若无其事的承受下来这样的损失。

蒙古诸部一定遭受了重创,在这一点上,赵石没有任何的怀疑。

在这样一种情形之下,那位蒙古人中的雄鹰是不是还敢率兵西进呢

赵石心里摇了摇头,蒙古诸部只要没发疯,现在应该只有两个选择了,一个是缩在东北草原不动,稳固自己的统治架构,第一条路则是南下河北。

不管他们有着怎样的选择,甚至于跟中部草原的诸部联盟开战,都不会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他们的长生天,不会降福给他们了,上兵伐谋,早在乃蛮部的战士尸横遍野的时候,蒙古人就已经失去了争霸天下的机会。

赵石颇为自得的笑了起来,满胸的豪情

在这个时候,他无比的确定,自己已经用勇气和锐利的刀锋,彻底的改变了这个世界。

瞅了一眼旁边站的柱子一样的陆相,不免有些遗憾,这个学生一点也不识趣,就不知道问一句,大帅为何发笑

这个年轻人无疑是非常优秀的军人,无论是在第一次太原府之战,还是在雁门关城下,甚或是五马峡口之战,这个不算强壮,还长的略显清秀的青年军官,都表现出了敏锐的军事嗅觉,和无与伦比的勇气以及作战热情。

这个年轻的军人,无疑是国武监最好的产品之一,坚定,自信,聪明,而又自律,尤其是,他对战争是如此的狂热,甚至赵石认为,这才是他创造出来的标准军人形象。

但这个年轻人身上的一些气息,还是让他本能的察觉到了危险,深受属下爱戴,拉帮结派,在人格魅力上极具感染力,却又视战争为生命

军国主义这样的字眼儿,在赵石心中一闪而过。

但和往常一样,他选择了忽略,因为他相信,在这样一个时代,在军中能够滋生出这样的人物,再自然不过,至于这个年轻人会不会造成危险或者会不会在某一天被人砍下脑袋,那就不是他所关心的问题了。

只要用的好了,这才是大秦最锋利的刀刃。

赵石在桌子上铺开纸张,提起笔,想了想,大年初一就要给张峰聚那个混蛋写信,心里有点不舒坦,不过有些事情拖不得啊

心里暗叹了口气,刚要下笔,瞥了一眼陆相,将笔又放了下来,招手道:“我念你写,写的字要是不好,小心军法。”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建军

“告诉张佩官,他要是敢将驻守河东的军旅都变成商人,老子饶不了他,军人是什么军人乃百姓之铠甲,国家之刀刃,他们可以狂妄,可以跋扈,可以粗鲁,可以不学无术,但就是不能和商人一样讨价还价,贪婪于财货。”

“瞧瞧西夏人和女真人,契丹人都成什么样子了,只要给钱,没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从河中,河东,到西北,难道见的还少了”

“想当年,西夏人,女真人,契丹人。。。。。。他们老祖宗建国的时候是个什么模样,再瞧瞧他们灭国的时候,都成了一群废物,难道张佩官想让咱们秦人也变成那副模样若是如此,他这个河东宣抚使也别干了,干下去就是大秦的罪人,死上一千次也难赎其罪。。。”

这些话,落在陆相的耳朵里,有如洪钟大鼓,有振聋发聩之功。

不过,心潮澎湃之间,却也抓耳挠腮,小时候到是念了不少的书,但这些年沙场征战,早将书本放了下来。

大帅的话听着是有大道理在里面的,但这些话肯定是不可能照本宣科般写下来,而是需要他加以修饰。

他到是知道大帅这个习惯,因为曾经听大帅的一个参军说过。

因为大帅笔迹太过奇特了些,军中文书都由参军们代笔,大帅说的东西都极为随意,所以需要参军们自己琢磨如何措辞,才能不伤大帅话中之意。

到是没想到。这样的活计如今落到了他自己的头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