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道果 > 分节阅读 420

分节阅读 420(2/2)

目录

这些人厮杀之后,更发生了争夺,互不相让,混乱到了极点,连带着光球本身都扭曲、鼓胀、凹陷,似乎邱言松开手,就会崩溃

被邱言合念的那道秩序,缓缓的从光球中退出,于是,那光球却越发不稳。

“将两个部洲的概念结合一起,果然没有这么简单,若不以某种方式统一梳理,最终的结果,有可能是相互冲突,难以维系,最终功亏一篑,这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只是这梳理之法”

想着想着,他环视四周书架,心里有了主意。

“我却是忘了,眼下不就有现成资源么况且,也是时候稳固人望了。”

“这半年,与九韵斋主论道的消息传开,血肉身聚集的人望越发浓郁,虽能转为神力,弥补被星君破坏的祭祀基础,可最好的用处,还是去完善人道,人文神道的雏形越发清晰,正该加固,另外”

想了想,邱言心念一转,神魂中浮现阳刚,四道书架显化,经史子书架如故,但那集部书架上却有变化,除了诸多杂学,竟有两个门派的山门景象若隐若现。

“当初落子驭虚、金乌,是时候更进一步了,王亦复与金乌二老他们从我这得到的知识、窍门,在各自门派中流传,很多人用到了功法里,但都是种子,想要开花结果,须浇水施肥,不过我碍于身份、因果,不能亲自过去,倒可以透过著书立说,让他们自己动手浇灌”

王亦复和驭虚七子、金乌道的金乌二老,先后被邱言抓住,不过邱言没有将他们灭绝,而是反其道而行,让他们跟在身边,传授了些道理、知识,到最后,甚至将能提高效率的窍门、学说传授出去。

在王亦复等人看来,这种行为很是幼稚,甚至加以嗤笑,并不会真的领情,碰上那贼心不死的,反而会变本加厉,认为邱言不会诛杀自己,便更加肆无忌惮,若非邱言这半年呆在国都,怕是两个门派早有动作了。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邱言所求,不是一人一次的得失,而是谋定全局,建立一套崭新秩序

杀人容易,但不过解一时之难,于人于己都有后患,结仇不说,还要占用精力和时间,不利于邱言探索人文神道,对未来的发展并无好处。

既是敌人,又能掌握,当然要榨取价值,顺便兵不血刃的根除后患,让他们一死了之,只是逞一时之快。

邱言所传的心得,虽是学术之法,但世间之事殊途同归,同样能运用到功法中,类似于公式、技巧,提高修行效率,但只是种子,不能深刻影响他人,所以还需要催发。

“周饶与东华,发展历程不同,人道秩序的主体不同,但在修士方面有着近似之处,都是掠外修己,只是周饶行事更加直接。由此看来,东华修士之念,或许也是个突破口,若要整理这团两洲概念、平息周饶后患,乃至插手其中,不妨双管齐下”

这样想着,邱言走到一排排的书架之中,打量架上藏书。

这些书册,从标签与书名上就能看出,无一例外都与兵家有关,在邱言的感知中,能从其中捕捉到一点沙场气息。

目光一扫,并未久留,邱言从角落抽出一本。

这本封面空无一字,放到桌上翻开,赫然只是本平常的空白书册。

但随着邱言拿笔沾墨,将斑斓的概念光球注入笔杆,在那封面上写了“总要”两字,此书立时泛起混乱气息,震颤不休,宛如酝酿了灵智

总要,意为总揽、概括、归要

二字一成,与邱言合念的那道兵家秩序微微震动,随后平息。

跟着邱言观书不语,那笔杆中的斑斓概念,在吐纳间吸入口鼻,沉入心底,酝酿蕴养,渐渐圆滑。

这时,门外响起敲门声,邱言搁笔转身,唤人入屋,便有少年之声传来

“老师,周叔遣人来了宅子,说北边来了胡人,有要见您的意思”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四章武经总要

“云儿,把事情详说清楚,你周贯叔叔都说了什么”

出现在邱言面前的,是名年约十一二岁的少年,模样俊秀,眼神灵动,若是不够了解,没有人会相信,眼前的这名少年,从降生到现在,只有不到四年的时间

少年名为郑云,其父郑重森乃邱言前身好友,与如今的邱言也有交情,在前次恩科的时候,往那剑南城赶考,中途却失了音信。

等邱言考了乡试,郑重森又重新现身,身有孽缘气息,绝了科举之念,匆匆而来,匆匆又去,却将其子托付给了邱言。

郑重森的儿子郑云,身世非同寻常,寻常孩童出生之后,只会是懵懵懂懂的,而郑云生出却生而知之,宛如有着宿慧,更是生长迅速。

邱言因上京游学、赶考,难以带着郑云,让他暂居在自己的舅父家里,留下了些功课与他,让他研读体会。

未想到郑云天资绝高,不只过目不忘,更可举一反三,任何书本到了他手上,不需要多久就能读通全文,再读则能解其意,第三遍就可以融会贯通

邱言留下功课的时候,其本身对人道的理解,还有些片面,并不深刻,所以那些东西很快就被郑云参透,他便转而去寻求其他学问。

刘怀等人当郑云是邱言的弟子,自然多有照拂,在这个世界,这种嫡传弟子,几乎相当于是儿子,郑云但有所求,刘怀自是买了书本供他研读。

时间一长,郑云竟传出了个神童的名声。

等邱言得了状元的消息传来,整个剑南为之疯狂,邱言的家乡青昌县,更是大张旗鼓,由官府出资。将邱家原来的老宅翻盖一新,那远宁知府亲自去刘怀家中慰问,可谓隆重至极。

不过,邱言父母都已不在,家中没有什么嫡系血亲,是以被当做弟子的郑云,便成了半个主角,享受赞誉,沾了不少光。

长辈关怀、街坊赞誉、官府重视,郑云虽然生而知之。终究是少年心性,最后难免有些飘飘然了,慢慢变得倨傲,这点性子,在他随刘怀等人来到兴京后,立刻就被邱言捕捉到了。

随后,邱言并不客气,训导、压制和引领,经历了几次事件。郑云对邱言终于心服口服,改掉了心头傲气,也正式端茶拜师,成了邱言真正意义上的弟子。更被翰林院中邱言的诸多同僚所接纳。

开始的时候,同僚主要是看在邱言的面上,又或是有心巴结,才对郑云友善。可很快他们就注意到郑云的出色天资,这才真正震惊,真心实意的喜爱此子。如那韩变,更是羡慕不已,几次提议,也要收郑云为徒。

不过,虽然如此,可翰林院朝廷重地,外人轻易无法踏足,邱言也无意拔苗助长,是以便吩咐郑云,无事尽量不要过来。

现在,郑云出现跟前,自然有事传达,邱言家中虽请了管事、家丁和仆役,但若有急事过来,一样要通过层层盘问和审查,破费时间,比不得郑云面熟。

郑云拱手行礼:“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