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27(2/2)
楚琛说道:“宋以前琴弦多是琴家自制,明以后多为商品弦。明清以來,琴弦最好首推杭城回回堂,其第一代李世英自明代开始生产古琴弦,所造的弦叫冰弦,指定为内府贡品。”
“李家传承了三百余年,直到清道光年间第九代孙李德孚殁后无嗣,于是就断产了,而后由其徒弟继续以回回堂为品牌生产琴弦,但质量大不如前,1939年抗战初杭城老三泰的“回回堂琴弦”停产。一时间,众多琴家都哀叹,从此再无好弦可用。”
听了楚琛的解释,刘思哲才算明白冰弦是什么意思,他说道:“现在不都是用钢弦了吗小月的琴就是钢弦,我听着觉得也挺不错的嘛”
“所以说,我要说你是对牛弹琴。”
刘老今天就是想挑刘思哲的刺,他说道:“钢弦虽然耐用、稳定,特别是表面光滑的优点,改变了弹奏一些缓慢的“声少韵多”的琴曲,如平沙落雁、忆故人、良宵引时的尴尬,为琴人所称道。但它那令人生厌的金属声,它那过于冗长的余音等等缺陷也是大多数琴人的共识。”
刘思哲也据理力争道:“传统丝弦也有很多缺点的,除去琴弦上不如钢弦平滑,摩擦声大的缺点之外,性能上也不够稳定,较大程度受到温度与湿度的影响,不耐用,使用成本高。而且别的说不,丝弦的音量能有钢弦的大吗”
刘老到是没想到,刘思哲记得还挺清楚,这说明,刘思哲确实是用心学了,这让他暗自很是高兴,不过他可是丝弦的拥护者,马上就反驳道:
“钢弦音量虽大,却没有传统丝弦那种饱满的音质和力度,缺乏传统丝弦弹奏的那种颗粒感,那种骨力,琴音呈现一种疲沓的状态。无论对琴弦用力弹奏还是轻弹,它的状况是相同的,这种状态影响到琴曲音乐的表现力是毫无疑问的了。”
“重要的是,钢弦所产生的音色,缺乏丝弦那种传统琴乐怀古之思的、极为接近人声的韵味,即那种温暖的带有某种人情味的色彩。钢弦的音色,当初我头一次听到的时候,就觉得相当的刺耳,也不知道,现在的人是怎么接受的了的。”
刘思哲嘀咕道:“要我说,这事还是你们的问题,如果当初你们反对的话,钢弦也不可能那么轻松的被大家接受。”
刘老闻言就长叹了一口气,当初从丝弦转换成钢弦可以说悄无声息的就完成了,究其原因,除了一时制作不出好的丝弦之外,也是由于当时正好处于国家的特殊时期,钢弦作用一种新事物,根本没有人敢于反对。
第八百零五章定婚期
见刘老脸色瞬间变得异常难看,刘思哲内心很是忐忑,他既担心刘老会恼羞成怒,又担心,刘老因为他的这番话,内心抑郁。
片刻后,刘思哲有些小心翼翼的开口道:“爷爷”
“好了”
刘老挥了挥手,直接打断他的话,说道:“就像你说的那样,在这件事情上,我觉得我确实没做到位,现在想想,我觉得也确实很懊悔。”
钱老说道:“老刘,话不能这么说,在当时那种环境下,并不是一个两个人就能把这个局面转变的,而且那时的社会那么疯狂,就算您老真得有心想要扭转当时这件事情,很可能没效果不说,还会让您深陷漩涡。”
楚琛接过话道:“是啊,毕竟丝弦被钢弦替代,除了社会因素,工艺方面造不出好的丝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而且,现在钢弦耐用、琴弦表面光滑的优点,也为琴人所称道。它那与古不同的,不甚古朴高雅的音质,除了被不熟悉传统丝弦音质的新一代琴人所接受,也被原来使用过丝弦的琴人逐渐习惯,这便是现代琴史的现实。”
“哎”
刘老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说的这些我也知道,但我就是觉得心里有个疙瘩,一直挥之不去啊”
费老闻言说道:“刘老,就像老钱和小楚说的那样,过去的事情就别再顾及了,而且现在因为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家对待音乐的音质方面,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马虎。丝弦也又开始被大家注目。我有一位朋友,就已经开始尝试制作丝弦。”
刘老听他这么说。顿时就打起了精神,说道:“这件事情如果能做成,那真得功德无量啊”
费老苦笑道:“好是好,但现在丝弦已经没多少人会制作了,而且就算有人制作,因为工艺等方面的原因,制作出来的丝弦实在不堪使用。因此,想要恢复丝弦的生产,差不多是重砌炉灶了。到时要面对的困难相当多。”
刘老挥了挥手道:“只要能够制作出品质优良的丝弦,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帮忙解决。”
“那我先替我朋友谢谢您了。”
费老见刘老这么说,心里高兴的同时,连忙道了声谢。不过,刘老的这个承诺虽然算数,但一般情况下,能不用还是不用,不然多少有些不识趣。当然。有了刘老的承诺,他觉得,他那朋友至少不会出现难以为续这种情况。
这时,楚琛开口问道:“费老。我听说现在一套好的丝弦挺贵的吧”
费老点头道:“因为材料难找,确实不是普通人能够用的起的。”
楚琛说道:“费老,既然如此。那我真得有些不好意思啊”
费老刚开始还有些不明白楚琛的意思,片刻后。他就理解了楚琛的这番话的意思,笑着说道:“没事。琴弦嘛,就是拿来使用的,以前我是因为没有好琴可以使用,就一直放着。如果你的这张古琴,真得是绕梁琴,我还担心它配不上你的琴”
钱老笑着接过话道:“小楚,你就答应老费吧,他如果不补偿一下你,晚上回去都会睡不着觉。”
费老也连连点头表示同意,于是楚琛又客气了几句之后,就答应了下来。
吃过晚饭,楚琛和吴可两家人就坐在一起闲聊。
当楚琛绘声绘色的把这次巴黎之行,给大家叙述了一遍,赵芸琳就开口问道:“阿琛,你真得打算办家博物馆了不过你现在的事业也不少,到时忙得过来吗”
楚琛闻言想了想,自己现在的事业确实多,除了不需要自己打理的香烛公司和翡翠矿山之外,还有窑厂、古玩店、科研实验室以及慈善事业,另外他还是一名技术高超的中医。
这么一盘算,楚琛还真是吓了一跳,他都没想到,自己居然有这么多事情了。而之所以他现在不觉得忙,也是因为这些事业还都在起步阶段,就比如他的那家科研实验室,现在还只有投入,等到有了研究成果,那他估计得忙得脚后跟不沾地,哪还有时间来管理博物馆
楚琛觉得自己这样下去肯定不行,而且他内心还是对古玩的兴趣最大,于是,他马上就有了决定,今后他就亲自处理和古玩相关的事情就行了,其它方面,他想交给吴可帮忙打理。
至于医生这个职业,楚琛也决定,今后只给自己家人和比较好的朋友看病,至于其他人,他也只能说声抱歉了,毕竟他还不是只为他人不为自己的圣人。
理顺了之后,楚琛笑着说道:“妈,我准备今后就负责古玩方面的工作,至于其它,让可可帮忙打理就行了。”
赵芸琳笑着点了点头:“哦,这到不错,不过可可总要怀孕生子的,到时怎么办”
吴叔他们闻言也都连连点头,这让坐在楚琛旁边的吴可,小脸蛋顿时变得红通通的。
楚琛开玩笑似的说道:“到时让您帮忙管理不就行了。”
赵芸琳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