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7(2/2)
谁成想夏家大妹却是门儿清,直言大学不要学费,每月还有粮食和彩金补贴,她不用家里花钱,还能在学校打零工挣钱,说话儿,又摆出了小晚给她讲的勤工俭学
夏家大嫂哪里知道这会儿的大学待遇有这么好,被自家丫头说了个哑口无言,恼羞成怒下,就耍了蛮,说不准读就是不准读了,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夏家大妹本就是个烈性子,哪里肯屈服,当下就要闹离家出走,弄得夏家小妹手足无措,哇哇大哭。
一家人正闹得不可开交之际,前街的冯婶端着个大碗,在篱笆栏外,边往嘴里扒饭,一边就吆喝开了。
外人来了,一家人再闹腾也得顾及脸面,急忙各自收敛了情绪。
冯婶这一跨进门来,就问夏家大嫂钱准备齐了没,说待会儿上工时一起走,她没带过这么多钱,有些害怕,夏家大嫂吱吱唔唔几句,打发走了冯婶。
夏家大妹和夏家小妹却疑窦丛生,追问出声来。
原本夏家大嫂还想拿出老娘的权威,压服两个丫头,奈何这会儿两丫头憋了一肚子委屈,同仇敌忾之下,压根儿就不惧,死缠着夏家大嫂问原由。
夏家大嫂也知道是拗不过了,不说清楚,大丫头肯定死犟,到时候一家人日子简直就没法儿过了。
于是,夏家大嫂便一边抹泪,一边把原由,竹筒倒豆子一般,全说了。
原来,夏家大嫂所在的棉纺厂最近在搞“抓生产,促效益”的活动,按说,厂子里搞这种活动是好事偏偏车间主任下通知说,响应厂领导号召,车间也要向工人们要效益
怎么要效应一个车间就这百十号人,生产任务又是固定的,既然产品上做不出文章,就只能在人身上做文章,无非是多不了产品,就减人,玩儿起了所谓减员增效。
可这会儿国企改制还未出台,便是体改委都未诞生,就勉强组建了个体改办,是以,普通在编工人那是铁饭碗,就是厂长权力再大,也只能批评,惩罚,却没办法开除工人。
所以这个减员增效,从一出台就是瞄准了某些人的。何人无非是像夏家大嫂这般非在编工人,顶了老公缺的永久临时工。
当然,厂里也不是没给留活路,说每个临时工,缴纳五百元现金,就可以不用下岗,并承诺三年内定编要不然,为了响应厂领导的号召,也就只能舍小家,保大家了。
这下子,可就打中了夏家大嫂的七寸了,她们一家几乎全靠她那点微薄的薪水在支撑,这一下岗,一家人的日子还怎么过。
再者,这会儿的工人是真把工厂当家在看,离了厂子,无异于成了孤魂野鬼,是以,夏家大嫂是宁愿拆房子卖地,也绝不肯下岗的。
而不下岗,就得交上那五百元钱,可夏家大嫂每月的薪水不过二十八元,就是抠抠索索十多年,再加上有了薛向这么个豪爽房客,家里的存折总共也才百多元。
这五百元钱,无异于一座大山,压在了夏家大嫂的头上,即便是真拆房子卖地,一家人睡大街,怕也凑不出来。
夏家大嫂正一筹莫展之际,忽然想起了前些日子,自己车间的韩主任和她说的那件事儿,说他家儿子相中了自家大闺女,愿意出二千块彩礼钱,结她夏家这门亲。
当时,夏家大嫂以自家闺女年纪还小为由,给拒绝了,毕竟萧主任的那个儿子花名在外,她再不愿意夏家大妹念书,可也不希望她嫁这么个家伙。
可事到如今,夏家已然走到了绝路,夏家大嫂自然又想到了韩主任的那个提议,便对夏家大妹直言了。
夏家大嫂一改平日霸道,好言好语地替夏家大妹分析萧家人的优越家境,嫁过去如何如何享福。
尽管夏家大嫂亦知道自己闺女未必真有福享,她自个儿却没法儿不往好处想了。
夏家大嫂这么一番剖析,夏家两姐妹彻底傻眼儿了,她们怎能想到自家突然就降了这灭顶之灾。
夏家小妹倒是最先开口,说她不念了,让姐姐读
夏家小妹何尝不知道自己就是不读了,省下来的也是杯水车薪,帮不了家里,可小丫头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夏家小妹一说话,夏家大妹也彻底无言了,开始她也以为是自家老娘又哪根神经不对,老调重弹,她自然要拼死反抗。
可这会儿知道确实是自己家快走上绝路了,她自然不会再埋怨夏家大嫂,自己妹妹都说出这番话了,自己这当姐姐还真能只顾自己
而要她嫁给那花花大少,她是万分不愿的,她宁愿不念书了,也不愿跟那种人过一辈子。
但,眼下的问题,显然不是她不念书,就能解决的,夏家缺的是白花花的银子,要的是开源,不是节流
是以,夏家大妹也僵住了,除了伏在椅子上垂泪,自怜自艾自家命苦,什么话也说不得。
夏家大嫂亦是知道大丫头的苦,却也没继续逼她,也坐在椅子上,低了头淌泪。
而这一幕,正好是薛老三进门时,撞见的那一幕。
听罢来龙去脉,薛老三心中亦是惨然,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眼前这孤儿寡母可不也是事事艰难
“夏大嫂,你们厂子收这五百块钱,就没个说得过去的由头总不能说收就收吧,那有这样胡闹台的”
夏家的忙,他得帮,这五百块钱,对他而言,亦是小事,若薛老三是普通富家公子,肯定就掏钱了事,可偏偏他是一县书记,治下出了这等不平事,他又怎能视而不见。
不待夏家大嫂接茬儿,夏家大妹抢道:“由头,嘿嘿,官家办事,什么时候讲过由头,至于胡闹台,你们又什么时候不胡闹台了,日日都听萧山县的百姓传那个薛裕禄薛书记,怎么怎么有能耐,怎么怎么体恤民情,要我看他也就是个只顾升官发财的酷吏,糊涂蛋”
“死丫头,再胡说,看我不扯乱你的嘴”
伸手喝骂着夏家大妹的同时,夏家大嫂小心地看一眼薛向,她倒不是知道薛向的真实身份了,毕竟这位薛同志是政府干部,当真他的面儿,骂那位薛书记,无论如何不合适
第三百三十四章夏叔叔
薛向万万没想到夏家大妹竟会骂到自己头上,前番进门时,就听夏家大妹在骂薛裕禄,今次还骂,这下,却是真挑起了他的好奇心,“据我所知,薛书记素来爱民如子,玉真,你妈妈的事儿,无论如何怨不着他吧”
薛向竟难得厚着脸皮,自夸了一句。
夏家大妹横一眼,道:“怎么不怨他,自古,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他薛裕禄在县里乱发什么要上进,出政绩的号召,下边干部就拼命地想着点子折腾人,要是没薛裕禄这瞎折腾,我妈厂子里的领导会跟着瞎起哄,喊什么抓生产,促效益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