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农业中华 > 分节阅读 34

分节阅读 34(2/2)

目录

实际上,这一年,把张春几年的储备全部耗光了。再快,张春的财力已经力不从心。

采石场、南张街、养殖场慢慢稳定下来。采石场由陈继祖去当了村长,带着前李村的民兵,加上采石场的人手,那里有护卫南张街的职责。南张街的商业界建设交给了袁定国。农田建设交给了原种场的张迪代管。

养殖场和前李村,张扬的能力出众,隔得也近,慢慢也走向了正轨。

张春也到了该去上任的时候了。

从南河乘船,顺水而下到云龙河,南河与云龙河交接处,因为是雨季,河边非常宽阔。南河水从这里从东西方向,折回到西东方向。沙洲一带的水还算清澈。但是云龙河上游的水比较浑浊,在吴家一侧形成了大面积的浅滩。这些浅滩很多都隐藏在水面下,行船非常不安全。

两条河的落差并不大,汇水处,河水流动非常平缓。由于沙洲一侧的南河河道在枯水季节被清理了一遍。所以船从这里进入云龙河,调头向上。

这个时代的河流就是再浑浊,也比后世强多了。沙洲的泥沙淤积并不快。沙洲的隔离带在河口用石坝封住后。隔离区的水从下游倒灌回来,水质都是清澈的。

云龙镇的河运与南河相当,这已经说明了张家岭的经济规模。过了南河向上,商船每天不过三四趟,河运最远到王家集,也只有在雨季商船才能过去。

客商大多都跟着商船,云龙镇到河对岸的拖船埠有摆渡的船。再就是渔民捕鱼的小船。

河面很宽。不过能航行的河道只有一条,有些小沙洲上的芦苇和树木露出水面。在这条河上航行还是挺危险的,不是老船家,很容易翻船。后世,这里发动了百万人进行河道清理,河道通畅了,河边多出了万亩良田,不过河运也消失了。

“万事总是有利有弊。”张春讲述改造这条河流可能出现的情况。

“整个这边方向的河流都是东西方向,但是云龙河在这里是一个大回环,这里水流平缓是应该的。云龙河现在的泥沙量很小,因为植被没有被破坏,匪患是坏事,大家族是祸害,但是也因此限制了人口增长。农田开垦也不多。要是都像我们这样,又不好好治理,就会造成水土流失。云龙河会慢慢抬高,河流会消失。”

“所以让环境组进行环境研究,保持水土”这是丽质的回话。

“人口总是个问题,人口会带来粮食问题。去年一年,今年上半年,我们为粮食愁白了头发,因为我们的人口翻了一番。沙洲开垦还好。但是小凤岭的开垦对那里的环境是根本的破坏,需要三五年才能制止水土流失。盛世也有盛世的难处。所以优生优育要做在前面。人也是环境的一部分,需要平衡。”

“我有些明白老子说天道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了,难道剥削和压迫是对的我们追求的自由和民主错了”顾明叹了口气。

“看怎么解释。万物都是相对的,绝对的自由怎么可能有那不是人杀我,我杀人闹着玩绝对的民主也没有,因为几千年,穷人总是占多数,多数打过少数了吗没有。这和百姓本身的素质有关。所以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平等发展确实可以带来大发展,国富民强,但是也有代价和极限。超过这个极限就会带来灾难。所以要有限制人口发展的办法。都是遏制,一个是残酷的刚性遏制,一个是自觉的人性遏制。这是革命的方向。”

“革命也要有基础,科学和技术就是基础,没有这个,简单的革命不过就是李自成。李自成为什么失败,因为他只革命不生产。”

顾明看着张春:“搞不懂你的脑袋怎么长的,同样是看书,你却能看出这么多花花绕绕来。”

张春笑道:“行了,有一句话我觉得可以写在学校的墙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当然,要把国和邦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心放在后面。私欲泛滥,国和邦就没了。明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文官贪财,武馆惜命。国家美其名曰不与民争利,连富人的税都不收了,盐铁都没有税。国家不能养兵,不能救民。商人们为了利益将盐铁卖给满人。如此等等明朝不灭亡,那是老天不公道。现在也是一样,土地在地主和家族手里,国家实际能收多少税大家很清楚,富人不交税,贫民交重税,不是逼得老百姓造反大清国,根子烂了,灭亡是迟早的事情。”

顾明点头道:“确实是这样,为什么不把这些写下来,让大家都知道。”

张春笑了:“你忘了现在有能力出版的是商人,梁先生孙先生,哪一个不是地主和富人他们不会革自己的命。你要我面对的是一个阶级,一个力量巨大庞然巨兽我还想保住这条小命呢。为什么我在新兵营的演讲没人敢发也是这个道理。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洋人是庞然巨兽。”

张春怪笑着看了顾明一眼:“其实你的阴谋诡计就挺管用。管用就行。说大话不管用。”

顾明呵呵笑了。

第十二章上任

一条渡船上,赶集的人陆陆续续下来。挑着担子,背着背篓,扶老携幼向上走。今天是云龙镇的大集。

杨家的太白楼早就开门了,里面是文人雅客在里面喝茶饮酒。安定下来的云龙镇繁荣了很多。

张春一行都穿着“洋装”,身后还跟着三个挎着盒子炮的士兵以及一帮扛着行李的汉子。自然让所有的人都行注目礼。很快就有人认出了这是新任的主薄,张家新婚的家主。

张春加快了脚步,直接走到了钱粮柜衙门。衙门已经大半年没人了。一半被辛宝久带到县城,一半直接让张春解散了。

春丫用钥匙打开门。

这是很传统的县衙的建筑模式,门房、班房、师爷住的小院和大堂。从大堂傍边的小门进去到后院,丫鬟小姐住的偏房,主官住的正房,客房厨房库房杂物房加上小花园。很传统的公安局加政府办公地。只是比县衙小一些而已。辛宝久在这里做了九年的官,把自己住的地方还是弄得很舒服。

还没安顿好,杨家多久派了一个做饭的妈子和两个丫鬟过来。两个丫鬟十二三岁,清秀可人。说是送给小小姐的。

门口也想起了士兵的口令声。这是守备队派了一个班的士兵过来。

“报告张队官,云龙守备队一排一班班长袁定刚向您报道。”赵定刚是个黑黑的颇为精干的小伙子,被张天那帮人带得说句话都像在宣誓。不过军礼军姿非常规范。虽然张春已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