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67(1/2)
二百年内,中国纺织品与英国的羊毛纺织品争雄天下的局面就会形成。
不过那时候惟功也见不到了,他的一口吃不成胖子,能初步的占领市场,打出固有的产品形象和固定的销路,使未来几十年后中国能凭纺织品大量赚入黄金白银,这就算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了。
入城时,镇军中高层和近卫第一营第一司并侍从室侍卫司,加上各司中层以上,数千人一起出北门迎接。
张用诚的神色很是有些紧张,虽然各项事物还算顺畅,但出了昌盛厂和李福通的事件,无论如何也是给向来十分和谐的辽阳内部平添了几分阴影出来。
周晋材,周思进,陶希忠等一群军方大佬和郭守约李达等营官主将都面目严肃的站立,待惟功过来,这些军官领头,所有在场的军人都是打了个敬礼。
各司出来的士兵们都是举枪敬礼,士兵们不知道高层之间的事情,一个个脸上都有掩不住的兴奋之色。
孙承宗眼中隐隐有些忧色,徐光启倒是一脸的无所谓。
最近惟功的布局大家都看了出来,不知道为什么,总兵官将民政事务大权是放下来了,首当其冲的其实是张用诚,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划定责权之后,别的人反而好办了,不象以前,大家政出多门,颇有点无所适从的感觉。
惟功先向士兵们回了个军礼,然后向各人点点头,面露一丝微笑。
看到他的脸色不坏,不少人就很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了轻松的表情。
看着众人,惟功道:“这两年看似无事,实则我看朝廷诸多政务军务皆有失措处,我辈武人,无事最好不过,一旦有事,朝廷但有用我等处也无可说得,我辽阳镇虽大半事物多半是靠自己,然则朝廷也是一年几十万粮食给咱们,好歹得将这钱粮银子的情份给弥补了才是。是以辽阳政务多半要托付给用诚等各司,多积累钱粮用度,为我辽阳下一轮的大扩兵多做准备。诸君此时失我心思,务必要与中军精诚合作,本官绝不希望再有内部不和之事发生”
第八百二十五章用绞
惟功一席话,虽是训诫,但语气不疾不徐,恬淡从容,众官并将士们却都是毕恭毕敬的听着,无有人敢稍作质疑,或是稍有怠慢。
辽阳镇这个团体毕竟是惟功自己一手带出来的,不论如何,都没有办法稍稍质疑到他的权威。
说完之后,惟功才走向张用诚处,拍拍这个心腹大伙计的肩膀,笑道:“这阵子你辛苦了,不过都做的不坏,我很满意。”
一句话说的张用诚差点掉下泪来,勉强忍住,想了一回,终道:“大人,大权终不可久旁落,按大明制度”
“大明制度颇有一些可采之处,大明律中当然有可留之处。不过,中央架构,官制,兵制,可用之处少,一无是处的多。当然,我辈后人不可以今日之情形指摘国初的太祖高皇帝等人,但二百多年下来,若一事不改,是赶走了蒙古人的祖宗不对,还是后人太过无能”
提起制度一事,惟功也是感慨由之,长长的说了一通,一旁的宋尧愈等人均是点头,李贽和徐渭在不远处对视一眼,彼此都是一笑。徐渭原本就是一个无视规矩的鬼材,李贽更是明朝儒士中讲究性灵合一的一位,对惟功这些话,听的自然是十分的对胃口。
惟功却是不再接着说下去,再说下去,涉及到自己对官制的一些深入的见解和看法,也不是自己现在身份适合当众讲的,当然,便是他说了也不碍,只是不好做的那么明显的张狂罢了。
再和徐渭和李贽等人打过招呼,有几个穿着缙绅服饰的人走上前来,手中高持手本,竟是要跪下的样子。
“几位不必如此。”
一个侍从在惟功耳边提醒了一下,惟功这才知道,眼前是羊可立和李植,江东之这仨,来辽阳日久,他们已经正式加入大学堂,而且在辽阳缙绅和儒生群中颇有地位,特别是李植等人,算是长袖善舞,特长就是与人交际,这么久时间过来,已经在辽阳交结了好多人,因为这三人的过往,特务司对这三人特别关照,但不论什么事情,这三人都置身事外,只著书立说,教书育人,竟是坐稳了辽阳大学堂教授的位子了。
既然对方的表现是这样,惟功也不是那种忘不掉一点小小仇恨的人,况且这三人当初为难他,更多的是背后张四维的意思,现在张四维死了好多年,墓木拱矣,过往之事,更加不必多说了。
李植在惟功过来时,下死眼打量了一番。
当年在京里时,他也是曾经见过惟功多次,不过,那时候惟功脸上稚气犹存,虽然英气勃发,但也就是一个很有出息的大府里的子弟那样,好武成性,擅长带兵,身上的特点无非也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太叫人觉得出奇的地方。
后来在舍人营里,惟功算是异军突起,特别是以军伍威胁太后和首辅张居正,最终因此事权势大增,但又因此事遭遇中外猜忌,最终以英国公府嫡长的身份出外为总兵,也算是国朝的一个异数。
国初时,公侯伯为总兵不奇怪,但总兵外镇就少了,一般是侯伯外镇为总兵,自中期之后就为罕见,所以说,惟功的一切经历,都算是一个小小的传奇。
当年因为晋商被顺字行压的喘不过气来,因此恶了张四维父子和其背后的晋党,而李植等人却是张四维的门生打手,有好几次也是密谋对付惟功,这样的旧事,放在一般人心里未必过的去,但李植知道,放在眼前这位心里,自己等人的过往,还真是算不得什么。
今日一见,果然也坐实了自己的想法,李植安下心来,因上前道:“吾等不容于朝堂,亦不容于地方,竟如过街老鼠一般难以存身,幸得总兵官收容,植等实在感念至深,深夜思之,以前颇多冒犯之处,惶惑不安,实感罪该万死。”
这是李植三人商量好的口径,一则感激,二来请罪。
惟功也不介意,并不细听,这三人,以前并未当成对手,现在也不会怎样,他含笑听了,点点头,说道:“安心教书育人,辽阳地方还算富裕,用来安家也很不坏。我很忙,若有什么人打着替我报复的名义找你们麻烦,写信给侍从室,自会有人解决。”
李植三人感激不尽,心里最后一丝疑虑也去了。
他三人都活的不久,就是因为张四维早早逝世,背后靠山倒台,后来得罪了申时行等人,不容于大明官场,后来都是郁郁而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