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调教大明 > 分节阅读 190

分节阅读 190(2/2)

目录

“哈哈,两位都过奖了。”得到夸赞,惟功当然十分开心,看着这两人,惟功笑问道:“敢问两位高姓大名”

“山阴徐渭。”徐渭无所谓,他在吴越一带是大名士,在戚继光等抗倭将领中也有不可易的智者形象,但在北方的普通人耳朵里,在资讯尚不发达的明代,听过他的人肯定不多。

“高阳孙承宗。”

“京城张惟功。”

惟功紧接在这两人之后,也是报了自己的姓名。

在他四周的护卫们还是头一回见他这样,一个个都有点儿发呆。

惟功这样微服的时候肯定比他穿着官袍的时候多,谈生意见商人,来回在舍人营和英国公府,惟功都不喜欢太张扬,要么坐自己的那四轮马车,要么就是换便装骑马,很少有摆开全副仪卫的时候京师里头,纯粹的武官当然也不大够资格摆仪仗,勋臣加高级武官的身份就够了,惟功的身份,除非是部堂和阁老,遇着一般的京卿也是他身份贵重,需要别人引避的。

微服的时候多了,和人谈的兴起,喝酒谈笑的时候也是多了,但自报真实姓名,这却是头一回了。

他们当然不知道,惟功一听这两人的名字,当即就做了报真实姓名的决定,连一点儿犹豫也不带有的。

徐渭就是徐文长,这个人对惟功来说是如雷贯耳

这两年,惟功也在整合自己的文班底,徐渭这个落魄在山阴的怪才奇才当然也是在招揽之列,可惜徐渭的脾气太怪了,他派上门的人根本见不着徐渭,去一次吃一次闭门羹,时间久了也只能放弃,至于孙承宗,更是如雷贯耳,大名鼎鼎的高阳帝师,辽锦到宁远和山海关防线就是在他手中再次稳固下来,关宁军更是在他手中真正成型,并且是在他之后,成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军阀力量,孙恺阳最后也是死的慷慨勇烈,建奴入寇抵高阳城下时,城中官员守兵弃城而走,城防为之一空,而孙承宗则聚集族中男子,持械上城而守,孙承宗以前帝师大学士督师的身份,亲在城头击鼓,结果当然是不言而喻,高阳陷落,孙氏一族几乎死绝,孙承宗被俘,当时已经年近八旬,清军亦敬服他,许孙承宗自尽而死。

这样的两个人,毫无疑问的是这个时代的雄杰之士,不论是后来高中翰林的孙,还是一生落拓的徐,都是这个时代难得的人才。

这么一个小馄饨摊子上,一下子遇着这两个,惟功还装什么象若是错过这个真正结识的机会,怕是要撞墙呢。

惟功一报名,这两个人果然也是楞征了一下,然后孙承宗肃然道:“张大人虽不曾接手整顿京营的差事,但清理大工将道路修到十六挂大车路过而无辙印的地步,也是十分了得,学生十分佩服。”

徐渭脸上神色先是有些怪异,人家多次派人去招揽,结果他拒而不见,今日倒是吃了人家的肉,饮着人家的酒,这感觉有点不大对头。

而且他与惟功攀谈到这个时候,早就看出惟功胸中有大丘壑,不论是智谋还是胸襟手腕,都远在当年的李如松之上便是现在的李如松,亦是有所不如。

在徐渭罕见的进退失据时,惟功晒然道:“青藤山人莫要不好意思,这酒肉今天可以白吃白喝。”

徐渭傲气上来,道:“徐某一生未曾如此,这样罢,少国公说一件为难事,徐某借筹画策,替少国公解决,这样就算偿这一顿酒肉,如何”

“何必如此”

“一定要的,徐某不愿受人涓滴之恩。”

“哦,也好,不能为难老先生,这样吧”惟功指指这个坊显露出来的路边阴沟,里头散发着阵阵恶臭,污水横流,有一半被生活垃圾填塞着,还有死狗死猫一类的尸体飘在水上,这些明沟是挖掘北京城池时开掘的,当初又大又深,足以用来排污,甚至有自净能力,可以当成河流来漂洗衣服,二百来年来,早就堵塞的不成模样了,这一次清理工程,不仅是重修道路,还有这些拥塞的沟渠。

“呃”

徐渭征住了,罗二虎几个脸上都带着笑,孙承宗先也是笑,后来也是用探询的眼神看向惟功他知道,惟功这样身份的人,哪怕是年轻,也不会拿这样的事来说笑逗乐,既然将这件事当一个难题来问别人,自己肯定已经有办法了。

第二百七十五章拜访

“徐某想不到办法”

眼前的事情不止是疏浚阴沟这么简单,还有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大粪堆倒是隔一阵子会有城外的乡民来慢慢运走,肥料不会有人嫌费力,只是运力不足,经常搞的全坊恶臭,流民叫花子小乞儿,都在这些恶臭满天的地方游走厮混,惟功身边的这些少年,都曾如此。

这个天大的难题,徐渭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只能认输。

“不知道少国公有什么良方”

“请老先生估且待之。”

惟功其实早就规划好了,不过现在没必要把自己的办法详细解释出来无非就是管理学和规划这两块,合理的利用资源,他甚至不需要从自己的小金库拿钱出来赔累就能完成大工工程,就是管理和规划,加上适当的舆论宣传没有人想和瘟疫疾病为伴,就算以赏心悦目来说也是如此。

“好罢。”

徐渭有点悻悻然,不过也没有办法,只能点头表示自己会等候惟功的动作。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满脸虬髯的孙承宗不停的取着眼前的黄羊肉片,感受那羊肉的纹理和无上的美味,边吃边饮,十分陶然。

他们三人的形迹可称是怪异之极,四周倒是没有人围看,大家都被刚修成的大道吸引住了,对这边的关注就少的多了。

不然的话,一个一脸阴郁的老者,一个如唐初虬髯客般的青年秀才,还有一个满脸昂扬奋发的张惟功,这三个人,太有看点了。

“不知道老先生对京营整理一事,有什么看法”

“呵呵,此事么,不提也罢。”

“为什么呢”孙承宗一生酷爱兵事,他在万历六年十六岁多的时候就中了秀才,然后到京师来,居住在兵备道房守士的家中,替他家教导族中的小孩子们开读启蒙,算是一个青年蒙师的角色当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磨砺自己的心志,增长自己的见闻孙承宗是一个少有大志而性格十分沉稳的人,认定了目标就一定要完成,他在万历二十年前后又曾经跟随任大同巡抚的房守士到大同,在边关几年,更加熟悉边关军务情形,为他将来担当大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不耻下问,有疑必问,坦坦大方,不怕被人耻笑,身上永远有一种光风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