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2/2)
袁枚毕竟还是个惜才的人,在他回京城的这段时间里,提拔了不少青年才俊,少年和珅赫然在列。
和珅与袁枚一见,竟然便有往忘年交发展的趋向,众人啧啧称奇,不过也没放在心上,知道袁枚写了一首诗,将和珅兄弟二人都夸赞了一番,所有人才知道袁枚对和珅的欣赏到了那种地步。
和珅不是袁枚的弟子,却胜似弟子。
“少小闻诗礼,通侯及冠军。弯弓朱雁落,健笔李摩云。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
这是和珅自咸安学宫肄业之时,袁枚忍不住称赞他们兄弟二人的,冯霜止至少知道这一点。
袁枚此人才名满天下,放旷不羁,能得到这样的人的赏识
“”
冯霜止忽然有些无言,本来是袁枚的事情,怎么又想到和珅的身上去了
她觉得自己是真的要栽了,人家是不是真的喜欢自己还难说呢,这一世又与上一世不一样,英廉那边对钱沣和和珅的态度也是完全不一样。
收起一切的思绪,冯霜止写了拜帖,下午的时候去了随园。
这里是后世著名的钱沣的住处,看上去并没有多华丽,反而觉得有几分粗陋,然而此处,是真正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文人雅士聚集之处,便是很多人想来,也不一定有资格。
今日,冯霜止带着郑士芳的信和自己的请帖,终于来到了这里,在外面递了拜帖,里面便有人请她进去。
袁枚之前跟郑士芳聊起来的时候,也大概地了解了冯霜止是个怎样的人,只不过现在他屋里有客,本来是不怎么方便的,只不过毕竟是小友,随意一些也无妨。
“先生在外面有朋友,不妨先去会友,和珅正研究这一局珍珑,棋力无法与先生相比,还请先生宽容则个。”
和珅倒是很识相,借口不知道下棋的事情,给袁枚找了个离开的借口。
只不过今日的和珅,不知道外面来的是谁,他只是坐在那里,看着这一盘早已经可以收官的棋。
对和珅来说,下棋真的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这棋要下得恰到好处,偶尔露出些锐气,偶尔又露出些冲动,偶尔又要圆滑,至少这样,一盘棋才能有乐趣。
一盘早已经有了结局的棋,是没人想要一直下下去的。
和珅可不敢出去说,自己其实每盘棋都能够稳赢袁枚。
冯霜止在厅中拜了袁枚,又叙说了此前失约一事,以及自己没有能够成为袁枚的弟子的遗憾。
“本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只可惜霜止与袁先生无缘吧”她这是自我安慰了,如今不过是来践约而已。
冯霜止便是要走了,再拜袁枚为师,似乎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袁枚摇头叹了一声,仔细打量这丫头,竟然越看越喜欢,也不知道郑士芳怎么有本事收到这么个好学生,听说还颇有才华。
“既然来了,也便坐上一坐,与我这糟老头子聊几句诗文吧。”
“先生正是而立之年,志气高远,游遍万水千山,文采风流,京中士子已然趋之若鹜,能与先生聊上几句,霜止才是不虚此行了。”
袁枚听到的恭维话多了,这一番却是听得最顺耳的,兴许是因为说这句话的人也是文绉绉的吧
有时候袁枚也不知道自己的审美是怎样的。
之前其实更多是碍于郑士芳的面子,可是与冯霜止交谈之后,袁枚便是暗中可惜了。
“你与我另一名学生,倒都是少年时候便文采风流,不过怎么如今的小子丫头都少年老成模样”
袁枚最后纳闷了一句,而后笑道:“今日我与你颇为投缘,两个月之前的那一次错过了,不过若是你还不嫌弃鄙人的话,便端碗茶给我吧。”
冯霜止惊讶地抬起头来,他们不过是谈了两句对联而已,更多的是袁枚讲,冯霜止听,怎么就
不过,袁枚本就是随性到了极点的人,说别的根本没有多大的意义。
想着也无非就是端碗茶,即便是拜师,他们也不能有更多的交集。冯霜止是仰慕袁枚的文采,袁枚则是欣赏冯霜止的灵秀,一大一小一拍即合。
婢女递上来茶碗,乃是极近透明的白瓷小碗,看样子袁枚更是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
“日后,你出去也可以说是我的学生,听说英大人往江宁调任,说不准还能遇上呢。”
袁枚接过了冯霜止递上来的一碗茶,喝了一口,这样说道。
冯霜止道:“能得到先生的赏识,霜止已经算是没有白来一趟,天色已晚,明日将启程,无法多作憩留,还望先生见谅。”
“自是你们启程之事要紧,飞燕,送冯二小姐走吧。”
送走冯霜止,袁枚心情颇好,摸着胡子,便回到了棋室,坐到了和珅的对面:“去久了,你可想出下一步了”
和珅笑道:“先生去了这么久,学生自然是想到了。”
而后他拿起了黑子,便要落在棋盘上。
不想这个时候,袁枚忽然说了一句话:“也不知道郑士芳是怎么成了那冯二小姐的学生的,我看着那丫头是个极伶俐的,若是让我来教,何愁没有第二个易安居士”
和珅的手指,立时便顿住了。
冯二小姐
和珅眼皮一搭,不动声色地接了话,手指继续落下,却不是原来的方位了。
“咦,你变了棋路”袁枚有些惊诧。
“想试试不一样的。”和珅随口说道,而后假作不经意道,“原来方才先生是去见冯二小姐了吗我也听说过她的名气”
“果然还是我遇到得晚了啊,明日英大人便要赶赴江宁,我虽喝了拜师茶,却没机会亲手雕琢这一块璞玉了。”袁枚叹了口气,没听出和珅分毫的试探来。
和珅看袁枚落了子,想到袁枚没下完一盘便要冥想半个时辰的习惯,为今之计,只有让这一盘棋很快地结束,刻意落败的话,手法太拙劣,反而会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