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5(1/2)
大多数国民都不知道,台湾直接关系中国的国家荣誉
都很有道理,但恐怕现在中国只能选择一个。
朝鲜及克,台湾难复对于中国而言,朝鲜无论如何,只是外国,而台湾却是本国,日本殖民统治越久,台湾人对中国的认同就会越来越低,这是自己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现在的台湾,95以上的人都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如果再过十几二十年的话
那么,日本人会同意归还台湾吗
一直以来,陈默然都觉得自己比其它人更了解日本,至少是相对的了解,在一百年后,中国人一直在研究着日本以及日本人,尽管那些官方的语论总是什么一衣带水,什么世代友好,但谁都知道,那不过只是放屁罢了。
日本的骨子里透着对大陆的渴望,在这种情况下,中日就不可能存在友好,日本人是那种典型的小国寡民的心态,这种心态决定了他们绝不会做什么亏本生意,这一次拿朝鲜和日本交换台湾,在日本人的眼中,几乎就等于从他的左口袋里拿出一把金币,去交换他右口袋里的银元,这根本就是在他们的心口挖一块肉出来。
日本会让步吗
最后,陈默然将自己的目光盯在日本上
挖掉这块肉之后,中日的未来只有一种可能,要么中国灭亡日本,要么日本干掉中国,对中日两国来说,两国间的大海在某一天,必定会被血染红,至于友谊与和平,那绝不可能存在,两国如果说还有什么联系的话,怕也就是你死我亡的联系了。
“铃铃铃”电话铃声短促地响了一阵,打断了陈默然的思路。一般说来,陈默然的办公室里的电话是很少响铃的,因为国家的各种事务大都采用报告送呈方式,由秘书送交自己,待自己阅后签发或批示;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有一些要员直接把电话打到自己的办公室,然后询问自己的意见。
没有事,谁会打电话向陛下询问什么事情呢这种大不敬的方式,如非紧急,绝不会有人选择这么做。
猜出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的陈默然抓起电话听筒,便传出梁敦彦那一口带着浓浓广东腔调味道的国语。
“陛下臣是梁”
只需要听到这个声音,陈默然就知道打电话来的是谁。
“崧生,哪里还用自报家门嘛,有什么事吗”
如果没有紧要事情的话,以梁敦彦,这个旧官僚出身的官员,肯定会谨慎的亲自来向自己做汇报,而不是选择打电话的方式。
对于这些曾经出任“伪职”的官员来说,他们的心里一直有两怕,一是怕有人提及过去“伪职”,二是怕失去陛下的信任,他们明白,对于他们这种旧官员来说,此时唯一能依赖的就是来自陛下的信任。
“陛下”
电话另一头的梁敦彦的声音显得有些局促,如果不是事情紧急的话,他绝不会选择用打电话的方式报告此事。
“几分钟前,日本天皇特使伊藤博文伯爵派随员向臣转达了,日本愿意即刻恢复谈判的要求”
“哦”
看来日本真的准备要做出重大让步了。
“我已经得到了这个消息,正在考虑这个事情”
陈默然稍微停顿了一下,并没隐瞒自己已经得知了这个消息,当然之所出透出这句话,实际上还带着一些其它的含意,至少在这个国家,他这个陛下是无所不知的,接着又说道。
“我觉得,日本很有可能做出重大让步,你看呢”
“陛下,臣觉得让步的可能性很大,但臣个人觉得在除去我们提出的朝台交换之外,日本很有可能提出其它的条件,所以”
“噢”
陈默然沉吟了一下,然后便明白梁敦彦打这个电话的用意了。
“我们过去不是已经拟定过底线了吗”
电话另一头沉默了一会。
“我也反复考虑过,觉得还是向陛下报告一下好,我觉得日本很有可能,会要求我们赎回台湾,从而保全日本的面子”
“日本的面子”
陈默然冷哼一声,声音随之变的冷厉起来。
“那么中国的面子呢如果我们出了钱,那跟当初满清支付的赎辽款相比有什么区别吗钱我是一分都不可能出的”
“陛下,这应该是日本的底线了”
梁敦彦显得有些焦切,他已经反复思考着种种可能,无偿收回台湾几乎没有一丝可能,日本在台湾的投资多达数千万日元,日本又能不是战败国,怎么可能无偿收回呢即便是日本政府同意了,日本商人有可能同意吗
“可是我们的底线呢”
陈默然断然打断梁敦彦的话,
“花钱赎回台湾,那日本要不要花钱赎回我们在朝鲜占领的土地呢噢,难道说,我们无偿的退出朝鲜,而后,却要有偿的赎回台湾吗”
对于任何一名外交官而言,如果可以他绝不会出卖本国的利益,但有很多时候,外交官有着外交官的一些无奈,迫于现实、迫于总之太多的无奈,正是这些无奈让他们做出种种违心的决定。
“那么我们在台湾的投资呢日本商人在台湾的土地、林产、矿产投资呢”
面对梁敦彦近乎蛮横的拒绝,伊藤博文强压加心头的怒火,用低沉的声音吼问道。
“那是”
梁敦彦沉默一会。
“归还台湾后,台湾土地上的一切,皆属中华帝国所有这些问题,我想界时,自有解决办法,就不劳伊藤院长费心了”
虽说他更希望现在把那些将来可能引起的麻烦全部解决掉,陛下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中国不可能为赎回台湾出那怕一枚银元。
“更何况,请伊藤院长注意一点,台湾是中国的国土,贵国割让台湾后,对台湾所谓的建设,我国政府不可能提供那怕一个铜板的赔偿”
“你”
蛮横无理的态度,只让伊藤博文感觉到一阵气结,现在的梁敦彦在他眼中,甚至比两年前与露国人交涉时,那些露国人还要蛮横,只不过他的蛮横中多出一丝礼节。
“啧、啧、啧”
梁敦彦翻开桌面上,陆军部在上午谈判重启前,递交给他的一份资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