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9(2/2)
要是那样的话
当程壁光在那里思考着列强的反应时,镇海号上神情严肃的刘冠雄海军中将离开了自己的舱室,就在今天,他得到了一个新的任命,帝国皇家近卫海军战列舰队司令官。
他离开舱室,走到舰桥上的扩音器跟前。
“诸位”
站在扩音器跟前的他,开始了讲演。年青的军官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从广播中传出的司令长官的声音,这或许是中国海军的特色,扩音器是中国的发明。
“中华帝国拥有陆、海两军,虽皆由光复军改编而成,然唯我海军,于帝国成立之日,即蒙皇帝陛下厚爱,授予皇家近卫海军之名,帝国与陛下之期待由此可见一二”
他的讲话声通过扩音系统传遍全舰,与陆军不同,海军今天不单授予近卫之名,同样授于皇家之名,对于海军军人来说,他们明白这种冠名除去荣耀之外,更多是一种期待。
随后他又对这些年青的军官们到舰上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他们解释道。
“你们是由帝国海军部特意选派来参加这次航行的,此目的在于见习海战过程,从而迅速成为一名合格的海军军官,现在你们现在已经登上了帝国最新式、最强大的“镇海”级战舰,将会获得最富有冒险的经历。我们所要面对的敌人,荷兰海军没有任何一艘军舰敢于和它匹敌,也没有任何一艘荷兰军舰能够从它的炮口下幸免。经过东海以及南海近四个月的严格训练,已使“镇海”号和“定海”号成为当今东南亚地区上最强大、最有战斗力的军舰而我们的使命就是架操镇海级战舰,向荷兰人证明帝国护侨之决心,即不惜一战亦要维护我国侨民之权益”
扩音器前的刘冠雄表情肃穆,最后他深呼吸一下,定定心神。
“望诸位不负帝国之重托,不负皇家近卫之名”
刘冠雄的声音一落,舰队启航的汽笛声响起了,站在舰艉的年青的见习军官们,同时朝着栈桥方向行起军礼,栈桥上的军官和水兵行军礼目送着这舰队的离开。
汽笛声在三沙湾汇成了一片,未出航的训练舰队以及驱逐舰队纷纷发出灯光信号。
“祝凯旋”
第4章正确回应
凌晨时分,皇宫北侧内苑勤政楼,这座巴洛克风格的勤政楼不同于政务院,这里是皇帝办公接见大臣所在,勤政楼外站着十数名身着冬呢大衣的卫兵,而在勤政楼三楼的会议室此时依然亮着灯。
不过此时的会议室的参与者已经不再之前寥寥数名官员,而是内阁大多数阁员。
“陛下,参谋部起草了一份评估报告,报告详细指出,执行“元狩计划”的可行性,以及其中的风险评定”
左手揉着太阳穴的陈默然并没有去看自己的面前的报告,整个计划最初只有两个人商议,他本人和管明棠,于是便出口打断了蒋方震的汇报。
“我已经知道了,计划正常进行,不需要考虑到其它任何因素”
说着他微抬下眼帘的看着会议桌前坐着的众人,除去陆海军大臣参谋总长以及财政大臣、帝国情报局局长之外,只有张之洞、袁世凯、梁敦彦以及工业大臣史司正在认真看着那份“元狩计划”评估报告,有咨格参与这次会议,是“元狩计划”涉及到的部门,“元狩计划”的成功与否,除去的军事、财政、外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国内的企业动员,这亦是史司在凌晨时分被拉来出席这次会议的原因。
就陈默然的本意来说,并不愿在这个时候,透露这个计划,但无意中的讲露之后,那么就有必要向内阁解释一下。
张之洞、袁世凯两人看着计划的评估报告,仅只翻看了数页,神情就急剧变化着,直到这时他们两人总算明白之前数月一些让他们的琢磨不透的举动是为什么,所有的一切都是为这个他们从不曾得知的“元狩计划”
“陛下,首先臣并不想过询问“元狩计划”何时制定,由何人提议”
心中被强烈的不安充斥着张之洞,那张苍老的脸庞上这会几乎不见了血色,对于荷属东印度的护侨,他并没有任何意见,荷兰不过是一小国,中国有必胜之把握,这点他绝不怀疑,或许会有列强插手,但他们的插手恰可使“泗水事件”终以外交解决。
而这份“元狩计划”却是把整个中国押到了一个前途不明的赌桌上,胜负皆半的赌桌上
“以臣看来,这是前无古人的一次冒险,而国家的前途是绝不能拿来冒险的”
“嗯我一直在开创先河”
面对张之洞的疑问的陈默然笑说道。
他的话换来蔡锷、管明棠、史司等人的笑声,他们和张之洞等人不同,他们会尊重陈默然,但绝不至因为他的身份变化,而将自己摆到“微臣”的身份,同样这亦不是陈默然所希望看到的,就像在这勤政楼会议室内皇帝与大臣的平起平坐一样。
“陛下,您可以在这里开创先河但却不能拿国家的前途当儿戏”
倔脾气上来的张之洞依然不依不饶的说道,他不希望国家初定又演出另一场“庚子之祸”。
面对张之洞的质询,有些懒散的陈默然用手撑了一下扶手,正准备开口说话时,史司却开口说道。
“您怎么敢这么说话张相,我有义务提醒您,”
史司的身体向前微倾,扭头看着张之洞。
“你面前的是中华帝国的皇帝陛下您正在和皇帝陛下说话”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