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士子风流 > 分节阅读 230

分节阅读 230(2/2)

目录

杨廷和终于呼出了一口气,随即微微一笑,道:“王少傅年事已高,又远在苏州,这一路旅途劳顿,怕是多有不便。”

这是他最后的挣扎,嘉靖自然早有准备,微微一笑道:“朕早已派了快马前去苏州,得知王爱卿身体康健,不成什么问题,朕已经命亲军护卫王少傅入京,想来也就是这十几日的功夫就能抵达,杨爱卿不必多虑。”

杨廷和不由苦涩一笑,对方是有备而来的,怎么可能给你空子钻他只得道:“微臣也以为,眼下是多事之秋,由王少傅起复入阁确实不是坏事。”

“是吗”嘉靖笑吟吟地看着杨廷和,慢悠悠地道:“看来你我君臣是英雄所见略同,朕以为,眼下整肃吏治是当务之急,经过了近来轰动的几个案子,朕才知道,正德朝遗留下的弊政积重难返,单单打几只大老虎是不成的,乱世用重典,是该好好收拾一下了。”

说到这里,嘉靖顿了一下,才继续道:“所以朕这才想到了王爱卿,王爱卿从前乃是吏部天官,弘治朝的时候就以治吏严格而著称于世,朕打算加他内阁学士,兼任吏部左侍郎,不知爱卿以为如何”

吏部左侍郎

这分明就是怂恿着王鳌和杨廷和对着干,这吏部可是杨廷和的基本盘,杨廷和能权势滔天,很大程度的缘故就是来自于吏部,别的事都可以商量,吏治的事是万万不能商量的。

若是其他人来做吏部左侍郎,怕是都得乖乖以杨廷和马首是瞻,杨廷和说什么,绝对不敢说出二话来。

可是王鳌不一样,王鳌资历高,影响很大,而且以前还曾做过吏部尚书,对治吏的事定然有自己的行为方式,而如今他以四朝老臣的身份入京,肯定是希望有一番作为,既然现在吏治败坏,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必然是从吏部里头先烧起来,先从吏治着手。

而且这位老先生也是个极为固执的人,他认为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一旦他以左侍郎的身份整肃吏治,号令下去,杨廷和是管还是不管不管就等于是将吏部的事务拱手让人,以后大家都晓得这吏部乃是王鳌说了算的,到时威信必定会受到影响,可你要是管,又以什么名义虽然你是尚书,他是侍郎,可是你阻挠人家治吏,这摆明着不给老前辈面子,以王老先生固执的性格,肯定会据理力争,一旦争起来,整个朝廷都要乱成一锅粥,人家有底气,有人脉,有信念,甚至有治吏的经验,你除非想和他鱼死网破,否则就只有乖乖就范的份儿。

这一招,够狠

杨廷和脸色平静,可是在这平静的外表下却是波涛汹涌。

杨廷和稍稍犹豫了一下,随即道:“老臣遵旨。”

眼看是不能阻挠了,既然不能阻挠,那么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此时,杨廷和忍不住狠狠地瞪了徐谦一眼,直到现在,他才发觉这个家伙太不简单,已经远远超脱了精明,甚至可以称之为老练了,这个人不可小视。

只是可惜,要是在一个月之前,他若是知道今日,大可以下个狠心,直接把徐谦整垮,让他从哪里来,滚回哪里去,可是现在,他即便是有心,暂时也已经无力了,王鳌不日就要进京,而接下来,若是杨廷和不提早进行布置,不好好地做好应对之策,就极有可能阴沟里翻船,他现在实在是没有闲心来对付徐谦,王鳌这个良师已经成了他最大的敌人。

第三百六十六章:天官来了

杨廷和那边,已经得来了他的噩耗,而徐谦这侍读,亦是得了他的调任。

其实说是调任也不恰当,因为他依旧还是侍读,依旧还是翰林,这就好像各地的巡抚一样,虽然分赴去了各省,可是挂着的却都是都察院的官衔,俸禄也是由都察院发放,一切待遇,自然是以都察院为准。

徐谦也是如此,不过翰林院显然比都察院彪悍的多,翰林侍读虽然比之都察院的右副都御史品级相差几条街,可是地位却并不低,少的不过是权利罢了。

作为大明朝最顶端的高级储备干部,徐谦走马上任,只不过这皇家学堂,似乎还没有开业。

因此徐谦反倒轻松下来,筹备学堂的事,一直都是老爷子在做,老爷子自然也清楚这学堂的重要性,如今打着皇家学堂的招牌四处招摇撞骗,今日去兵部,明日去亲军衙门,后日又去北镇府司,选址、挑选教习、招募校尉,这些诸如此类的事,忙的他脚不沾地。

好在皇家学堂这儿什么都缺,唯独不缺的就是银子,所有款项,直接由路政局调拨,而路政局的存银,除了国库之外谁能和他相比,近十万两银子砸下去,学堂的校址倒是很快选定了,地址在朝阳门的瓮城,这朝阳门的瓮城占地很大,方圆有十里,是一座城中城,徐昌看中这里,其一是因为这里是津要之地,距离内城也近,其次便是这里头四面都是高高的城墙和城楼,也方便管理,瓮城本是用来战时的东西,如今天下承平,作用已经显得不是很紧要,圣旨下来,便开始破土动工了。

数千工匠,运来了泥沙,运来了各地输送来的木料开始建造学堂,这学堂有工部的官员监工,采取的是军营的制式,除了营房,便是讲武堂、博文馆、钟鼓楼之类的建筑,除此之外,便是大量的沙地了,瓮城规模大,还有马匹数百,专供骑射之用。除此之外,兵部还调拨了一批火铳、火炮,只是这东西不常用,也不可能拿来操练,之所以设置,是教习提出来的要求,这些教习都是从边镇提调来的沙场老将,他们自然清楚自己要培育的是什么人,能进入这里学习的校尉,将来必定会成为军中骨干,因此除了操练他们的勇武,一些战术技巧方面的知识也需要传授,比如这些火炮、火铳,就可以有空时拉着大家出去试试威力,倒并不是要让他们掌握其中技巧,而是将来一旦遇有战事,让他们知道这些武器如何在战斗中投入使用,合理的运用这些东西而已。

而徐谦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