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9(2/2)
埃布乐非常狡猾慎重,在他的控制下,大食兵马进军缓慢,稳扎稳打,唯恐落入中华王朝的埋伏和陷阱。
这样一来,张瑄提前布置的一个口袋阵有可能就要落空。
希瓦城楼之上,张瑄召集诸将召开紧急的临时军事会议。
对如何吸引大食主力大军进入埋伏圈,郭子仪等人各抒己见。张瑄静静地听着,虽然众人说的都有些道理,但没有一个切中要害。
见皇帝皱眉不语,站在他身后的陈通犹豫良久才低低道,“陛下,臣有一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目前的陈通以“待罪之身”留在皇帝身边充当行军谋士和署理后勤的普通属官,并没有正式的官阶职位。
张瑄扫了陈通一眼,淡淡道,“你且说来听听。”
“陛下,臣听说大食大军之后,有近万人的商队还有数千人的大食贵族子弟观战,以臣之见,不若让南霁云大将军率神策军绕行大食境内从其后奔袭,速战速决,杀大食人一个出其不意”陈通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雷万春不屑一顾地打断了,“胡扯避开大食大军,去袭击手无寸铁的商队,这种损主意你也能说出口来,简直丢了我中华上邦的体面”
陈通涨红了脸,向雷万春抱拳道,“雷大将军,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两军交战,死伤在所难免。况且小可所言,并非屠杀而是袭扰,若是能劫掠大食贵族过来,更是妙极。”
雷万春撇了撇嘴,很是不以为然。
以雷万春的价值观而言,他更崇尚实打实的武力,更喜欢与大食大军刀对刀枪对枪兵对兵将对将的战阵厮杀,所谓的阴谋诡计是不屑于的。更何况陈通提议袭击大食的商队和贵族观战团,这在雷万春看来几乎有些下作了。
陈通张了张嘴,见自己的主张似乎没有受到在场众人的支持,不由有些失望地垂下头去,不再说什么。
他的意思是靠袭击大食贵族观战团,哪怕是真杀几个大食贵族,只要能给大食军马统帅施加压力,获得战略上的先机,都是可行的。两军对垒大战前夕,讲究什么君子风度和仁义道德,那才真正是扯淡的事情。
但他知道自己现在是“待罪之身”,没有底气和资格跟雷万春这些当权将领争辩,也就淡了这份进言的心思。
第二卷步步惊心第471章比试
第471章比试
第471章比试
只陈通没有想到,皇帝突然开口了,“朕倒是觉得,陈通所言有理。兵者,诡道也。所谓两国两军交战,还讲什么君子风度和仁义道德只要能达到战略目标,使些手段也是可以的。”
陈通脸色涨红,浑身一震。皇帝支持他的观点,他心里非常激动。
郭子仪一怔,心头虽不以为然,却不敢公开反驳皇帝的话。
只雷万春心直口快想到就说,张嘴就要说几句反对的话。但雷万春刚张了张嘴,就被一旁的南霁云给扯了一下胳膊,南霁云压低声音伏在雷万春耳边道,“陛下面前,休得放肆,你难道记吃不记打吗”
雷万春悚然一惊,哆嗦着嘴唇,垂下头去,什么话都咽了下去。
他之前被皇帝打了杀威棒,虽然有做戏的成分在内,但他的大将军颜面却是失了不少,一连好几天都在所部将佐士卒面前抬不起头来。
见众将都没有再开口反对,张瑄虽然明知他们有不同意见,但还是直接下了命令,“南八,你跑一趟。你率两万神策军,从右侧包抄其后,深入大食境内,带足火器,给朕从大食军队的后方狠狠地插上一刀”
“朕不要求你与大食军队正面作战,只希望你能袭扰敌军后方,时机成熟的时候,掳掠一群大食贵族回来,冲溃大食的商队,朕就为你记一大功”
“是,末将遵旨请陛下放心,末将一定不辱使命”南霁云向来唯皇帝之命是从,他早已把自己当成了皇帝手里的一柄宝剑,皇帝指哪打哪,绝无贰心更无怨言。
论起忠诚,张瑄标下这些开国元勋中,还是要属南霁云和雷万春、张瑄三人为首。当然郭子仪等人也不是不忠诚,只是他们的心思复杂一些,考虑自身家族的利益会多一些。
这也难怪,郭子仪也好、杨涟也罢,乃至颜真卿、张同和仆固怀恩,每一个人身后都是一个大家族,他们作为家族的主事人,不得不为家族考虑。
南霁云领命而去。
哥舒离歌犹豫了一会,突然也站出班来抱拳躬身下去朗声道,“陛下,末将蒙陛下提携委以重任,但末将自打入得军中,尚未建有寸功。此番南大将军奉旨出征扰敌,末将愿意请缨随从,一尽绵薄之力,还请陛下恩准”
张瑄一怔,哥舒离歌是他委任的昭武九姓之地也就是昭武道的军事主官,他将哥舒离歌带在军中,自然有让他从军接受锻炼和战火洗礼的意思。既然哥舒离歌主动请战,张瑄沉吟了片刻,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
哥舒离歌也是名将之后,不是温室里生长的花朵儿,应该也能上得战场,有其领军统率之能力。
“好。哥舒离歌,朕命你率本部兵马一万,从左侧绕行大食军马之后,配合南八出战。记住朕的话,不要与大食大军正面冲撞,以快速袭扰为主。”张瑄轻轻一笑道。
哥舒离歌郑重其事地肃然躬身,慨然道,“末将遵旨末将当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完,哥舒离歌雄赳赳气昂昂地转身走了出去。
郭子仪望着哥舒离歌离去的背影,皱了皱眉,轻轻道,“陛下,哥舒离歌虽然是名将之后,但独立领军作战还是头一遭,让他绕行大食军马之后,万一身陷重围,岂不是白白损折了一万兵马,且还要大伤我军士气和锐气。”
张瑄摇了摇头,“不然,哥舒离歌虽然年轻,但弓马娴熟深知兵法韬略,兼之心性沉稳,堪为大任。朕看人的眼光,是不会错的。纵然他出些差错,也能经受历练。只要能成长起来,那也是值得的。”
听皇帝这么说,郭子仪就不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