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3(2/2)
“速去城门是我军大营,所以叛军肯定要从南门而出,而且他们肯定是要潜逃到漠南,然后去葱岭之上投靠大食人。所以,你务必要调军守住城南,凡有叛军逃出,就地斩杀,不留任何活口”
“是,臣遵旨”封常清长出了一口气。
皇帝临危不乱指挥若定,封常清心里大为叹服。
封常清率人离去,直奔北门,他们的目的是拿下北门,然后冲出去调集大军入城。大变在即,皇帝又在城中,安危系于一身,封常清自然不敢怠慢。
封常清走后,张瑄命令三千护军半数上马列阵,在王宫之前,而半数排成三列,占据王宫有利地形,将王宫围了一个密不透风。
在数百军卒的护卫下,张瑄阔步而出。
见皇帝出来,场上的龟兹人群开始骚乱起来。
张瑄冷冷凝视着众人,陡然大喝道,“朕以一炷香为计,凡离开广场者,朕既往不咎。有何意愿,由顺天郡王贺鲁向朕禀奏。若时辰一到,还要在广场上聚众骚乱者,杀无赦”
“杀无赦”数千护军爆发出雷鸣般的呼喝声,搭弓引箭,严阵以待。
多数人都是平民和商贾,被贵族裹夹而来。一看阵势不对,就都一哄而散了。
毕竟对于平民来说,这里是中华王朝管制的顺天县还是龟兹王城,区别并不大,权力掌握在谁的手里,都与他们无关。他们只要有饭吃、有衣穿、保住自己的小本经营就足够了。
现场上,就剩下数百龟兹贵族及其家仆。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立场不坚定的也纷纷逃离。贺那也夹在人群中见势不妙,立即趁乱逃离,准备去与贺那古一起纠集王队,纵火焚烧王城,然后逃离。
时间一到,将广场上还有数十人坚持不走,张瑄冷笑一声,拂袖而去,“放箭”
箭矢如雨,广场上顿时鬼哭狼嚎惨呼震天。数十龟兹贵族倒在箭下。
而这个时候,封常清率两千兵马已经冲出北门,向大营调军。
贺那也率数钱王队在城中开始纵火,但与安西军和皇帝的护军遭遇,双方在城中展开激战。城中狼烟四起,乱成一团。
龟兹王队的战斗力怎么能与身经百战的中华军马相提并论,不多时就溃逃了下去。
贺那也等人率两千残兵向南城门冲击而去,仓惶出了城门,向漠南的方向逃窜而去。可惜,两万神策军主力已经埋伏在城南方向,见龟兹军队逃出城来立即就冲锋拦截了上去。
不到一个时辰,战斗就全部结束。
数千龟兹军队被全部当场剿杀。龟兹七王子耶拿、军队首领贺那古死在乱军之中,龟兹大王子贺那也被封常清活捉。
龟兹王城恢复了平静。
王宫前的广场上,依旧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血腥气,贺鲁率龟兹臣属以及其余还来不及离开龟兹王城的西域诸王,都噤若寒蝉地站在那里,屁也不敢放一个。
封常清率一万神策军和安西军进城来,全城戒严。
“禀报陛下,叛军全部伏诛,龟兹七王子耶拿、龟兹将军贺那古死于战阵之中,龟兹大王子贺那也被臣活捉。”封常清躬身拜了下去,“来人,将贺那也带过来,由陛下处置”
龟兹贵族们的脸立即变得煞白。
张瑄抬头望着贺鲁,淡然一笑道,“顺天郡王,你对朕可有话说”
贺鲁噗通一声跪拜在地,颤声高呼道,“陛下恕罪啊,臣不知孽子叛乱,臣当真不知情啊”
“臣管教不严,请陛下治罪”
张瑄嘴角一抽,“你知也好,不知也罢,叛乱已平,朕也决定不再追究了。但是,这是最后一次,朕不希望有下一次。若龟兹再有叛乱,朕首先就唯你是问。”
这个时候,数骑从城门的方向奔驰过来,在马上就高呼道:“启奏陛下,南大将军急报,乌孙叛乱,被大军剿灭姑墨叛乱,被大军剿灭”
“乌孙王和姑墨王顽抗到底,被射杀”
军卒的声音嘶哑而有力,回荡在龟兹王宫宫门前的广场上,西域诸王目瞪口呆:这才一天一夜的时间,乌孙和姑墨就被灭了
贺鲁心里长叹一声,伏在皇帝脚下,再三请罪不已。
第二卷步步惊心第463章兵进康国
第463章兵进康国
张瑄没有杀龟兹大王子贺那也,而是下诏将贺那也流配青海。当然,大食人在昭武九姓之地,驻军并不算多,而主要兵力。就是放在康国,有一万余人。
葱岭之上,大食人的总兵力加起来,差不多有近五万。
中华皇帝举大军西征昭武九姓之地的消息传到葱岭之上,大食人的兵马都督孟白一边向国内禀报,一边主动撤退,将半数兵马撤守怛罗斯城。而半数则留于康国王城。协助和威逼昭武九国调动兵马,抗击中华大军来犯。
昭武九国都是小国,没有多少兵马,全部加起来,也不过六七万人,再加上大食兵马,统共也不足十万。
以十万之众迎击中华号称三十万的大军,昭武九国人的底气严重不足,有不少贵族甚至主张举国撤离昭武九姓之地。退居大食境内,以避中华大军锋芒。
然而大食人怎么可能让这些小国退守大食,将昭武九姓之地拱手让给中华朝廷。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是打开了大食的边防门户,有可能让中华大军长驱直入。
在大食人的调动和威逼下,昭武九国合兵一处,硬着头皮在康国一线摆出了与中华大军决一死战的架势。但实际上,军心不稳士气低迷。
从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疏勒到葱岭高原上,要沿高原东缘的峡谷溯河而上,再翻越高原上的几条山脉,经过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口。道路十分艰险。好在安西都护府百余年经营,从疏勒通往康国的兵马栈道修得比较通畅。
西征大军缓缓西进。大半个月的跋涉,越过高原直入高原之上的平川地带,进入了昭武九姓之地。
数十万大军行动声势浩大旌旗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