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工业霸主 > 分节阅读 237

分节阅读 237(2/2)

目录

“我明白了。”林振华拼命地点着头,心里对何海峰充满了感激之情。何海峰这两年官运亨通,已经升到了正局级,在体改委属于有一定份量的人物了,但他还能够这样开诚布公地跟林振华说话,这份交情实在是很难得。

“这么说来,我只能是放弃了”林振华问道。事到如今,他已经斗志全无,只想鸣金收兵了。如今的他可不比当年初出道的时候,那时候一无所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现在他手上有一个庞大的企业,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意气,而让企业受到连累。如果汉华重工在国内官员心目中留下一个吃相难看的印象,这个企业就离崩溃无远了。

何海峰摇摇头道:“放弃倒是没有必要。你们的想法也是对的,在重大装备方面,我们国家还是应当立足于自己。你们的诉求本身是没错的,应当坚持下去。”

“可是,我们已经跑了这么多部委,大家都说管不了,你让我们怎么办”林振华问道。

何海峰道:“小林,你先不要急,我们来理一理这件事。你说你们跑了很多部委,这些部委是什么态度”

“大家都在口头上支持我们,但在行动上表示无能为力。”林振华道。

“也就是说,你们在名义上是得到了支持的,是不是这样”何海峰道。

“嗯,可以这样说吧。”

“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了。”何海峰道,“你们现在应当充分利用这个基础,继续努力,争取能够撬开一条缝。”

林振华哑然失笑道:“老何,我发现你和外贸部的高部长说的话几乎是一模一样,是不是你们这些当官的都时兴这样说空话啊。”

何海峰也笑了,不过他是被林振华给气笑的:“小林,你还要不要我给你出主意如果不要,我可就要送客了。”

“要要要。”林振华连忙求饶,开玩笑,现在何海峰是他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他哪敢放手。当然,他也知道何海峰只是说句玩笑话,以他与何海峰之间的交情,何海峰不可能见死不救的。

“我觉得,在目前的情况下,你们指望部委直接出面给你们支持,有一定的难度。因为部委做事,讲究师出有名,这样地方上也好接受一些。现在这个项目的事情还没有公开,一切都是你们在运作,部委自然不要直接说是受你们委托来说话的。最好你们能够给部委找到一个理由,让他们无法回避,这样他们顺势说几句话,也就比较方便了。”何海峰循循善诱。

“爸,这也太麻烦了吧你们平时做事也是这样的”何岚皱着眉头对何海峰问道。

何海峰点点头道:“这就是政治的艺术,岚岚,你现在还不懂这个,不过,小林应当是懂的。”

林振华点点头,他其实早就该懂了。以美国那么牛的一个国家,要打伊拉克之前不还要编一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借口吗

“老何,我懂了,我马上就去制造借口去。”林振华说干就干,起身向何海峰告辞。

“借口方面,最好编得立意高一点,如果编得好,我也可以向书记处汇报一下,争取从最高层给你们争取一点政策。”何海峰笑眯眯地说道。

“你们简直是太黑暗了”何岚跺着脚抗议道,“我爸是一条老狐狸,小华哥是一条小狐狸,我不和你们同流合污了”

291全球大循环

291全球大循环

何海峰的建议,给了林振华一个启示。北方省与尼宏重工洽谈引进大化肥设备的事情,一直都是秘而不宣的,属于暗箱操作。林振华要想从中插进一杠子,就要把暗箱变成明箱,让整件事情在透明的环境下来进行运作。林振华有这样的自信,只要一切都公开透明,汉华重工是不会输给尼宏重工的。

想通了这一点,林振华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他带上韦东齐、何飞,直奔新华社,找他的老朋友,新华社记者徐海皓。

徐海皓其人,原来是新华社驻江南省记者站的记者,几年前,因为汉华机械厂工人姜铁梅写匿名信状告林振华侵占职工住房,他专门去汉华机械厂做过采访。在这次采访中,他认识了林振华,并且对林振华形成了好感。后来,他写的关于林振华承包劳动服务公司的内参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关注,并最终促成了劳动服务公司的股份制改革。

在那之后,林振华与徐海皓成了不错的朋友,两人经常有些电话或者信件上的来往。去年,徐海皓调回了新华社总社,还当了一个小部门的负责人,林振华来北京时,也曾拜访过他。

这一次,林振华决定再请徐海皓出手帮忙,为汉华重工参与北方省的大化肥项目制造出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

“这样的事情,已经不能算是新闻了。”徐海皓听完林振华的介绍后,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其实,你说的这位刘副省长,叫刘什么来着”

“刘永乾。”林振华说道,这正是那位刘副省长的名字。

“嗯,对,刘永乾,我接触过他。”徐海皓道,“其实吧,要说他跟日本人有什么幕后交易,我看倒不一定有。他主要的问题就是非常崇拜日本人和日本技术,我在和他打交道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咱们国内有不少这样的官员,他们对于国产技术完全没有信心,恨不得连一把钳子都要从国外进口才踏实。”

“照他们这样的想法,咱们自己就不用搞装备制造业了。”林振华说道。

徐海皓笑道:“还真让你说对了。现在有一种观点,就是认为中国不应当搞装备制造业,中国应当专注于搞产品组装,什么电风扇啊、洗衣机啊、自行车啊,这些是中国人该搞的东西。”

林振华也笑了:“这不都是我们汉华家居公司的产品吗,看来我又有先见之明了对了,我为什么要说又”

徐海皓道:“人家这可是有理论依据的,这叫做全球大循环理论,据说还是个叫李嘉图的洋人提出来的。”

何飞道:“这事我知道,最近报纸上吵得沸沸扬扬的,都是这个理论。这个理论大致的意思是这样的,它认为全球是一个完整的经济系统,每个国家都是这个系统中的一环,相当于工厂里的前后工序的关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