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漫步诸天的道士 > 第149章 能做事,能做狠事

第149章 能做事,能做狠事(1/2)

目录

“老臣举荐工部左侍郎徐贯。”

徐溥说完后就一言不发,静静待着。

“徐贯…”

朱佑樘轻轻念叨着这个名字,在脑海中努力搜寻着关于他的记忆与经历。

其他几位内阁大学士听闻,也都陷入思索,考量着徐贯是否真能胜任此次重任。

毕竟到了他们这个地位,位极人臣,心中都明白,国本绝不能动摇。

平日里,即便彼此间在权力上有些明争暗斗,但在关乎国家大事的关键时刻,都能保持清醒。

反倒是那些依附于他们的底层官员和豪强,行事肆无忌惮,有些人做事毫无分寸,简直人憎鬼厌。

这时,丘浚开口道:“徐侍郎可是工部尚书贾俊手下的能人啊。”

“贾俊!?”朱佑樘微微偏了偏脑袋,“朕记得贾尚书是我大明以举人身份拜任工部尚书的第一人吧?”

“正是。”徐溥赶忙回应,“贾尚书自担任工部尚书以来,始终保持廉洁谨慎的作风,其声望与德行,在朝野上下都备受敬服。而徐贯徐侍郎,正是他手下最为得力的干将。”

“而且徐侍郎恰好是江南人士,他祖籍淳安,对当地情况十分熟悉。”

“只是,老臣记得徐贯徐侍郎不曾主持过水利工作。”刘健提出反对意见,“他做过兵部主事、福建右参议、辽东巡抚,一直都是在主持兵事。”

“你要是说他能打仗,老臣没意见,至于治水么,说得不好听的,徐侍郎可以说是既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

刘健的这个比喻一下子让在场的人都有点忍俊不禁,一时间沉重的气氛好像都轻松了不少。

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徐溥,都想看看他还有什么其他有力的理由来支持举荐徐贯。

面对众人的目光,徐溥说道:“老臣举荐徐侍郎自然不是胡乱来的。毕竟他又不是老臣的门生故吏,老臣是了解过其经历才有此一念。”

刘吉看向徐溥,心中暗自点头。

虽说刚才徐溥反对了他举荐的人,但正如徐溥自己所言,他与徐贯并无师生关系。

况且徐溥平日里性情凝重有度,爱才惜才在朝堂上也是出了名的,想来并非是刻意打压白昂。

“哦?徐阁老不妨说来听听,朕倒想听听这位徐侍郎究竟有何轶事,能让徐阁老如此看重?”朱佑樘身子微微前倾,脸上带着几分好奇。

“首先,徐贯能做事,敢做事,也做的了狠事!”

徐溥回忆徐贯的情报消息,说道:“徐贯升任福建布政司右参政时,奉勅巡视海道。当时,百姓陈外保等人因被指控里通外国,已被关押入狱数年。徐贯经过详细察访,得知他们是被冤枉的,于是即刻告知巡按御史,将他们释放。”

“当时建宁卫指挥杨晔,乃是大学士杨荣之孙,在福建权势滔天。他不仅侵吞军费,还肆意盘剥百姓、草菅人命,堪称当地一霸。后来犯了国法,依法当判死刑,于是朝廷派遣【中贵】前去抄家。”

“中贵,西厂…”

朱佑樘面色微变,仿佛想起了什么,顿时沉默不语。

“当时朕还年幼不记事,后来呢??徐阁老继续说。”

徐溥继续说道:“由于此案连坐人数众多,株连范围太广,徐贯为避免扩大化给百姓带来过多连累,便焚毁了相关档案,对于没收入官的田地,重新丈量并确定赋税。”

对这种行为朱佑樘不好评价。

他生性宽厚,对百姓仁爱。

徐贯的做法实在是深得他心,只诛首恶,不牵连无辜。

然而,徐贯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违背了朝廷的旨意的,倘若人人都像徐贯这般行事,那朝廷的律法威严何在,岂不是要乱了套。

所以,朱佑樘一时不知该作何评价,只能选择沉默。

“后来,徐贯分守延平、建宁、汀州、邵武四郡。当时,闽中又逢天灾歉收,百姓饥馑,徐贯多方设法,开官府仓库减价拯恤灾民,又值大疫,死者甚众,致力出公帑筹棺以葬之,病者治之。”

“但因为此事未经长官批准,徐贯当时还差点杀了管仓库的军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