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百病始生(2/2)
小岳:(接上话茬)是啊,所以得早点预防。黄帝也接着问了,“黄帝曰:愿尽闻其所由然。黄帝曰: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就是黄帝想全弄明白,还问积病从开始到形成是咋回事。
老孙:那岐伯咋说的?
小岳:岐伯就回答,“岐伯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意思是积病刚开始,是因为受寒,寒气上逆,慢慢就形成积病了。
老孙:就这么简单?
小岳:哪能呢,后面还有呢。黄帝又问“其成积奈何?”就是问具体怎么形成积病的。岐伯说“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这厥气让足部不舒服,接着小腿发凉,血脉就凝涩了,寒气就往上跑到肠胃。
老孙:然后呢?
小岳:然后“入于肠胃则月真胀,月真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肠胃胀满,肠外的汁沫聚在一起散不了,一天天就成积病了。还有啊,“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成积矣。”突然暴饮暴食,肠胃就满了,生活没规律、用力过度,络脉就受伤。阳络受伤血往外流,就流鼻血;阴络受伤血往内流,就便血。肠胃的络脉受伤,血溢到肠外,再赶上肠外有寒,汁沫和血一结合,凝聚不散,也会成积病。
老孙:这么多原因能导致积病啊。
小岳:对呀,还有呢。“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突然外感寒邪,又内伤忧怒,气就往上逆,六经气血不通,阳气不能温煦,血就凝聚,津液也不流通,就形成积病了。
老孙:这古人对病的研究真透彻。
小岳:那是,黄帝还问了“其生于阴者,奈何?”就是问病从阴分发生是咋回事。
老孙:是啊,咋回事呢?
小岳:岐伯说“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洛,则伤肾,此内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忧愁思虑过度伤心,又受寒又吃冷的伤肺,愤怒伤肝,喝醉了行房、出汗了吹风伤脾,用力过度或者行房后出汗洗澡伤肾。这就是内外三部生病的原因。
老孙:原来生活里这些事都和生病有关系。
小岳:没错,最后黄帝问“善治之奈何?”就是问怎么治疗。岐伯回答“察其所痛,以知其应,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是谓至治。”就是要观察疼痛的地方,知道对应的脏腑,根据身体虚实,该补就补,该泻就泻,别违背天时,这就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老孙:这《百病始生》真是学问满满,听你讲完,大伙都能多注意身体了。
小岳:希望大伙都健健康康的,今天这传统经典咱就算讲到这儿啦!
老孙、小岳:(一起鞠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