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雷始收声(1/2)
天上下将军。
徐拯到底是家学渊源,又经过弘毅塾的调教,这首诗可以说开篇就是“王炸”。
这句诗的典故出自《汉书·周勃传》,亚父既发至霸上赵陟遮说曰:军事贵神秘,将军何不从此右走蓝田,出武关,抵雒阳,间不过差一二日,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但第一次用这个典故写出这句的人却不是眼前的徐拯,而是东晋时的庾信。
庾信有首诗名叫《同卢记室从军诗》,其中有“地中鸣鼓角,天上下将军”之句。
但你要说徐拯不过是拾人牙慧那就错了。
庾信诗中所谓的“天上下将军”,描写的是两军对垒时,己方所利用的空中武器。
具体什么武器已经不可考证了,但大抵应该是风筝之类的东西。
而徐拯将这句话抽出来,其实更加还原了《汉书》中的原意。
这句诗作为整首诗的开篇,顿时让人有种开篇宏大壮烈,有读下去的欲望。
可惜,因为庾信此人的诗作并不是很有名,《汉书·周勃传》堂上几人看过,却大抵也是记不住这个典故的。
可这些并不妨碍俞敬眼睛一亮,转头对马主簿和张邦奇道:“此诗直抒胸臆,不泥古古人,且全诗通俗自然,也不堆砌典故和刻意雕琢,本官似在本朝从未见过此种风格的诗文。”
马主簿此刻脸上也难得露出郑重之色:“堂尊有没有发现,这弘毅塾出来的学童,作诗似乎都有种……生气涌出,沉郁空灵的感觉。”
俞敬和一旁的张邦奇顿时恍然,张邦奇道:“没错,就拿这徐姓生童诗作之中的句子来举例,威风雄莫比,时雨沛应如。大队龙蛇阵,前锋霹雳车。等句,无不是浅显易懂之言。”
“但却贵在文辞不矫揉造作。”
三人没有再说话,而是回想起之前李长生的诗作,似乎确实跟徐拯的诗作风格趋同。
若有一人出现这种情况,那可能是意外,但同一塾中出现两人风格趋同,那说明这都是夫子教的呀。
“这么看来,弘毅塾中还有诗文高手,也不知是不是那陈凡。”俞敬心中暗道。
为了公平起见。
虽然俞敬很喜欢徐拯的这首诗,但却不再开口评价了。
他的目光转向最后一个还没作诗的黄韬,目光中也没了之前看待弘毅塾生童的挑剔目光。
俞敬温言对黄韬道:“可曾有了?”
黄韬一躬身对俞敬行礼道:“县尊大人,学童已经吟得。”
此时,场中所有人都将目光放在这个少年身上。
知道内情的都已经为这少年捏了一把汗。
徐拯的诗,县尊虽然还没给出最终的成绩,但通过几位大人的评述,那想必是作的极好的。
如今轮到这个少年,压力也全都给到了他。
黄韬很是紧张。
但他并不笨,知道自己之所以能有一个与徐拯公平比试的机会,那是徐拯为他争取来的。
他心中很是感激徐拯,胸中那股少年人的傲气让他觉得,只有自己将诗作好,那才对得起同窗刚刚的相帮。
只有把诗作好,才是给他这种穷人家的孩子争个脸面。
只有把诗作好,才能报答陈夫子的恩情。
想到这,刚刚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的身体却颤抖得更加厉害了,这更剧烈的颤抖却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
激动!
《赋得
雷始收声》
万物告成功,神威息太空。
侯真如电过,声已谢雷同。
前部归丁甲,诸天静雨风。
响停车百里,势竭鼓三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