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没有一合之敌(2/2)
“不过,像我这样的才子,是不会原谅你的。我要让你在懊恼和悔恨中度过一辈子。”
说着,纳兰柱潇洒转身,朝酒楼的方向走去。
他一边走,还一边摇头轻叹,眼中全是落寞之色。
“果然,有才华的男人,就是这么寂寞。。。寂寞如雪啊。。”
纳兰柱走了,徐恕他们三个好兄弟也跟着捂脸跑了。
留下一脸懵逼的关千山,和满大街的吃瓜群众。
崔莹莹拉着关千山的手小声问道:
“他是不是有病?咱们遇到疯子了吧?”
关千山没有回答她,而是冲着纳兰柱等人的方向感叹道:
“人才啊!”
纳兰柱回到酒馆,看着未曾离去的关千山二人沾沾自喜。
等徐恕三人一回来,纳兰柱就指着窗外说道:
“怎么样?这下你们服气了吧?那二女被我的才学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你看,她们现在还舍不得走呢。”
说完,纳兰柱洋洋得意的端起桌上的酒杯,一饮而尽。
而宇文呈祥和徐恕等人则是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些什么。
纳兰柱见他们不说话,还以为对方是要赖账,硬要逼着他们现场磕头。
徐恕:“世子殿下,不是说好的结拜吗?干嘛逼我们给你磕头啊?”
纳兰柱眼珠子一瞪,大声嚷嚷道:
“什么结拜啊?咱们刚才可是说好的。你们要是输了,拜我当义父。怎么,你现在想赖账啊?”
说着,纳兰柱直接把腰间的佩剑拔了出来,架在了徐恕的脖子上。
徐恕见状,瞬间就怂了。
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
要知道眼前这位纳兰世子,可是当朝亲王纳兰浑的嫡子。
在整个京城公子哥里面,除了皇太子,就属他身份最为尊贵,有京城第一世子的美名。
只可惜,这个纳兰柱是个混不吝。
平常除了习武,就是爱好打猎骑射。
说他目不识丁或许有点委屈,但是用胸无点墨来形容他却一点都不为过。
偏偏这个人没有半点自知之明,拍马屁的人多了,他还信以为真了。
老觉得自已是天下第一才子,走到哪都要和人吟诗作对。
你要是输给他,那还好说。
你要是不小心赢了,那你绝对要要倒大霉了。
不是被痛打一顿,就是被各种刁难。
偏偏你还拿他没半点办法,谁让人家身份尊贵来着。
慢慢时间久了,这纳兰柱恶名远扬,京城圈子里的公子哥,个个都躲着他。
这次,徐恕他们几人这是躲不过去了,被他半路截下,这才被逼着来到这酒楼。
这才有了眼前这一幕。
眼见徐恕带头跪下,其他两人也没什么心理负担了,跟着一同跪了下来。
再磕了三个响头,拜纳兰柱为义父之后,纳兰柱这才放他三人离去。
看着灰溜溜走到门口的三人,纳兰柱大声提醒道:
“回去告诉你们的父亲,就说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我纳兰柱的义子了。以后他们见了本世子,记得喊我一声大哥。”
徐恕几人闻言,差点没摔倒在地上。
三人羞愧的快速远去,把纳兰柱看的拍手叫好。
等三人一走,纳兰柱这才收起了往日的桀骜。
沉着脸冲门外的护卫说道:
“去!打听一下刚才那两个女子是什么来路。我要知道她们来京城的目的,还有她们身后的靠山。”
纳兰柱说完,门外护卫立刻躬身领命。
另一边,关千山和崔莹莹离开之后,便直接拦了辆马车直奔驿馆。
等两人来到驿馆,李长贵早就为二人准备好了客房。
两人简单休息之后,关千山便找到李长贵,让他出去打听王家的背后之人。
王家在长留城虽然是个名门望族,但是在京城这种地方,却不值一提。
像更换一郡太守这么大的事情,绝不是一个小小的王家能摆平的。
这幕后,一定有人在支持着他们。
如果背后支持他们的人不除掉,关千山睡觉都睡不踏实。
李长贵虽然不在京城久待,但是打听个消息还是没有问题的。
他立刻起身离开了驿馆,开始四处寻找关系打听起来。
驿馆之外,亲王府的两名护卫看着从驿馆驶出的马车,立刻对视一眼跟了上去。
他们跟在李长贵车后足足半天的时间,直到晚上,才回到亲王府,向纳兰柱汇报起来。
此时的纳兰柱,没了白天的跳脱,沉稳的像个狩猎多年的猎手。
“你是说,那两个女人,是四海郡太守李长贵的义女。”
“而李长贵来京城的目的,是为了打听谁在背后算计他,撤了他的太守之职?”
两个护卫闻言,立刻拱手道:
“是!属下目前只打听到这么多。”
纳兰柱并没有表示什么,而是冲两人冷冷吩咐道:
“你们给我盯紧了他们。过两日,就是陛下大寿的日子。我不希望有任何外来之人,打扰到陛下的寿辰!”
两名护卫闻言,立刻恭声说道:
“是!”
挥手送走两人之后,从纳兰柱身后屏风后面,走出两道身影。
这道身影有些模糊,强大的气势使得身体周围的空间,隐隐震动。
纳兰柱似乎对两人的出现一点也不奇怪,反而语气平静的问道:
“你们对这个李长贵怎么看?他会不会是陛下的后手?”
纳兰柱话音刚落,一道沙哑的声音便响起。
“他们车队一进入京城我就盯上了。除了有个女人实力还不错外,其他人都是废物。”
纳兰柱闻言眼前一亮,嘴角微扬问道:
“哦?是和我吵架那个?”
其中一道身影缓缓摇头道:
“不是。是她身后那个。”
纳兰柱闻言略微有些失望。
“殿下不用担心,那女人顶多也就是个武皇境,对咱们的大事,没多大影响。”
“如果需要的话,我现在就可以除掉她。”
纳兰柱皱眉思考了片刻,最后缓缓摇头道:
“不要节外生枝了。眼下时机未至,两位师父还是以大局为重。等大势已定,到时候你们想杀谁,就杀谁。整个宝象国,都是我们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