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7章 五千年算学精华,上梁不正下梁歪(1/2)
“算学分为三个阶段,社学学习《算学启蒙》、《算法统宗》、《算经十书·孙子算经》、《算经十书·夏侯阳算经》;
郡学学习《九章算术》、《张丘建算经》;
大学学习《周髀算经》、《数书九章》;
大学毕业的优秀学生可以进入格物院学习《测圆海镜》、《四元玉鉴》。”
“物理科以《墨经》、《考工记》、《周髀算经》、《武经总要》、《梦溪笔谈》、《革象新书》、《远西奇器图说》等书籍中的摘录一百四十二项内容合成三册。”
“点金科(化学)以《周易参同契》、《梦溪笔谈》、《抱朴子内篇》、《皇帝九鼎神丹经诀》、《本草纲目》、《道藏》、《金石簿五九数诀》等书籍中摘录二百一十二种炼金、提纯、配比的方法,合成三册。”
……
崇祯震惊的是上面的内容。
算学虽然他没有看到每本书具体的内容,但从文本上罗列的核心重点,结合他后世学过的内容还是能判断出每本书对应的内容。
孙子算经学的是九九乘法表、物不知数、鸡兔同笼问题;
夏侯阳算经学的是分数运算、方田术(田亩面积计算);
九章算术学的是方田(几何面积)、粟米(比例换算)、衰分(配分比例)以及割圆术;
张丘建算经学的是百钱买百鸡(不定方程)和等差数列求和;
周髀算经学的是商高对话(勾股定理)、日高术(天文测量);
数书九章学习的是大衍求一术(解同余式组)、高次方程数值解(正负开方术);
测圆海镜学习的是天元术(设未知数列方程)、复杂圆城图式演算;
四元玉鉴四元高次方程组解法、垛积术(高阶等差级数);
从九章算术开始,国外才开始出现了数学上的书籍几何原本,而后的《四元玉鉴》的方程解法领先了海外阿拉伯代数学的百年以上。
虽然不如后世的那么系统和高深,但这些书籍已经成系统了,如此系统是数学,且比同时期的海外领先了那么长时间,到了清竟然没有发扬光大。
不止是是数学,还有火器、器械等等方面,很多着作都是被朝廷束之高阁,列为禁书。
若是清朝没有这么干,会遭受那百年的屈辱吗?
若是没有闭关锁国,国内的这些着作和海外的着作相结合,以华夏人的勤苦,绝对也是站在顶尖的地方。
想到这里,崇祯就来火,若不是在犁庭扫穴之后就将建奴的尸骨给焚烧了,这会儿他都想将他们挖出来挫骨扬灰了。
庆幸的是他穿越过来了,这些工程、水利、数学等等几千年的着作都能发挥出该有的作用的。
一阵纠结之后,崇祯突然想起了一件传说,说是明末清初的时候,西方的传教士将华夏的书籍偷盗到了西方,西方凭借大明的书籍加以创造引发了西方的工业革命。
真假不知道,但现在看来,貌似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